发热疗法护理
发热疗法是将异性蛋白注入体内,使机体发热的一种疗法。发热时可引起视丘下部的植物神经中枢兴奋,刺激脑下垂体,产生促肾上腺皮质素,又转而刺激肾上腺皮质,使分泌肾上腺皮质素。引起白细胞增多,组织内小血管扩张,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加速毒素的排泄,促进炎症的吸收。目前此疗法已多被激素及免疫疗法所取代,但激素治疗效果不显时,也用此疗法。
适应证 外伤性虹膜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色素膜炎、巩膜炎、角膜基质炎、交感性眼炎等均适用。但对于急性传染病,心、肾、肺、肝、脾等脏器的慢性病,过敏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妊娠和月经期,高龄及体弱或长期用激素疗法者禁用或酌情慎用。
发热疗法 (1)三联疫苗注射发热疗法: 取伤寒,副伤寒甲、乙杆菌三联疫苗首次剂量300万u(300万~500万u/ml)用5~10ml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次剂量根据病人健康及病情决定),3~5次为一疗程,每次根据体温,酌情增减剂量,一般不超过前次量的一倍,最高不得超过10ml。此法反应显著,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静脉用药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临床已不推广使用。
(2)新鲜牛奶注射发热疗法: 取新鲜牛奶20ml,煮沸5分钟稍冷却后,除去上层脂肪皮,再煮沸一次,冷却至20℃左右,作深部肌内注射。注射前需先作皮肤划痕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注射。首次量3~5ml,儿童酌减。注射量可酌情递增,成人每次增加1~2ml,最大剂量一次不得超过10ml,3~5次为一疗程。一般注射后2~4小时体温上升,8~12小时体温最高,12小时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少数病人发热可持续2~3天。
护理
❶卧床休息,吃高热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每日至少饮3000ml。
❷注射前,先测量体温,体温不正常者不可注射。注射后,每两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体温达38℃以上,每小时测一次;发热在39.5℃以上或脉搏每分钟120次以上,可适当给物理降温(禁用药物降温)。体温下降至38℃以下时,改为每2小时测温,降至正常可每4小时测一次。遇有寒战,须注意保暖。第二次治疗,须在体温恢复正常24小时后,方可执行。
❸发热期间不可用退热剂,如有恶心、呕吐、痉挛、头痛,可服镇静剂或镇痛剂。
❹如遇发热虚脱或发生过敏反应时,应立即抢救,使病人平卧休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并停止牛奶发热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