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是当代中国的中心任务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竞争。要发展,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为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的发展 “不仅着眼于本世纪,更多的是着眼于下一个世纪。”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关键,发展是核心。(《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8页)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置于中心位置。经济越发展,在世界上越有发言权,国际地位也越高,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发展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要求。因此,邓小平指出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并指出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
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主要是因为:
❶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虽然获得了独立,但是在经济上仍然很落后,还没有完全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发展经济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当务之急。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才能强大起来,才能完全摆脱发达国家的操纵和控制,才能获得真正独立。不加快发展,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国家的独立主权就难于得到保障。
❷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这些国家也面临着资源缺乏,劳动力短缺,高福利、高消费、发展不平衡、生产增长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发展经济的任务。
❸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给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障碍。南方国家占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北方国家的重要市场。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有较大的发展,发达国家应该明白。南方要改变贫穷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南方发展。因此,发展经济是世界潮流,不管什么类型的国家,都要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改革调整,来求得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后来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并且与发达国家相比,这种落后不是在同一个量级上的落后,而是整整相差一个量级。在科技腾飞的今天,如果不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我们将越来越落后。
顺应时势制订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对领导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客观地认识和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洞察发展趋势以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就更为重要了。所以邓小平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理论。邓小平说: 现在看来第三次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打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发展经济、逐渐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过去我们过多地认为世界大战很快就会打起来,忽视发展生产力,忽视经济建设。现在根据新的观察、新的分析,下决心一心一意搞建设。邓小平还指出: “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必由之路。我们总结了经验,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一个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在1987年2月再次强调指出: 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并以此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
总之,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任务,任何活动都必须服务于、服从于这个中心,而不能偏废,更不能破坏。因此,我国为了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使上层建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九届人大作出了精简中央机构的决议,使国务院的部委从40个精简到29个,典型地体现了行政改革服务于、服从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指出: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真正走出一条速度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