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发展简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发展简况 发展简况安徽省幼儿教育是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国时期,最高年份的1946年,全省仅有幼稚园44所,在园幼儿1788人。从1949年到1957年,是全省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于促进全省学前教育的发展,建立一支得力的幼教队伍,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教会在合肥、芜湖、蚌埠、安庆等地办的幼稚园、育婴堂等,接收了私立幼儿园,使幼儿教育成为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952年开始,全省各地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暂行规定》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积极发展保教结合、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幼儿园普遍开设了体育、语文、认识环境、计算、美工、音乐等课程,幼儿较多的幼儿园还按幼儿年龄分大、中、小班组织教学和管理;经省教育厅批准,合肥、芜湖、蚌埠师范学校增设幼儿师范班,着手培养从事幼儿教育的师资。1954年9月,省教育厅提出:幼儿教育发展较快的市、县文教科(局)应确定专人兼管幼儿教育工作;附设幼儿园的小学也应有专人领导幼儿园;文教科(局)长和附设有幼儿园的小学校长应定期检查情况,帮助解决问题;要关心幼儿教员的学习,稳定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自制教、玩具,充实教学设备。1956年,省教育厅、卫生厅、民政厅转发了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明确托儿所归卫生厅领导、幼儿园归教育厅领导的领导管理体制;并要求各市、县都要办好1—2所示范性托儿所和幼儿园。全省坚持贯彻“两条腿走路”、“公办和民办并举”的发展方针,在城市由厂矿、企业、机关、团体、群众自办,在农村倡导农业社举办季节性幼儿园。到1957年,全省幼儿园发展到470所,在园幼儿达4.23万人,园数和在园幼儿数分别是1949年的4.6倍和6.1倍。 ☚ 一 幼儿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