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空降作战的卫勤保障
反空降作战的卫勤保障,是指卫勤机构对参加反空降作战的各兵种、地方武装、民兵所实施的战伤急救、医疗后送、医学防护、药材供应等一系列措施。反空降作战的卫勤保障特点是: 任务重、准备时间短。平时或临战前必须根据作战区域地形特点,敌人可能空降的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拟定好反空降作战的卫勤保障预案,时刻保持卫勤人力物力的机动性。
卫勤保障准备工作 各级卫勤领导,在平时和临战前充分了解合成军首长的反空降意图: 如反空降作战的预定地区,反空降部队的编成和开进道路,各参战部队的任务以及对卫勤保障工作的具体指示,组织对敌可能空降地区的地形、后送道路、救护所预定展开的地点的实地勘察,拟定卫勤保障预案。预案的内容包括:对各预定区域发生空降后各级卫勤部门的任务和分工;减员预计;伤员后送方式及地点;有关部队现有伤员的处理方案;保障敌可能空降的目标区域的人力、物力、运输工具的高度机动性;搞好部队之间、部队与民兵之间卫勤协同,以充分发挥各级卫勤分队的力量,及时完成抢救任务。预案要经过后勤首长及军政指挥员的审批。然后组织卫勤人员熟悉方案、地形,明确任务及如何组织协同,并组织自救互救的训练。在战前要认真检查各卫勤分队人力、物力、行动方案的落实情况。当部队受领反空降作战任务后,卫勤领导应向上级了解预计敌人可能空降的时间地点,及其规模,参战部队和首长决心,在原有预案的基础上,迅速调整卫勤力量。
反空降部队开进中的卫勤保障 依照卫勤保障预案,迅速后送现有伤员,加强运输工具、物资器材,要重点保障快速预备队和主要攻击方向上的部队,卫勤分队在到达反空降的地域后能迅速展开,独立完成任务。当部队向反空降地域开进时,敌人会使用一切办法阻滞我军开进,可能在开进中发生大批伤员,道路拥塞,影响伤员后送。因此沿途发生的伤员由各部队自行负责收容,就地集中隐蔽,或由上级收容组跟随部队前进,收容沿途各点伤员,并向附近医院、友邻救护所或地方医院后送。如果部队开进距离太远,可组织途中收容站,收治开进部队发生的伤病员。
围歼空降之敌时的卫勤保障 在选择救护所位置时必须避开遭敌夹击的方向,一般应靠近本级战斗队形之后,尽量靠近主要作战方向的部队,并特别注意加强警戒和防护工作。在组织医疗救护时要实行专业医疗救护与群众自救互救相结合,组织军队医疗机构和地方卫生力量的协同。各级医疗力量尽量前伸。不同建制部队在同一方向作战,应按方向(地域)统一组织,分工负责。要充分利用回程车辆和一切条件加快伤员的后送。可按建制实施后送,也可越级后送,也可送地方医院。战况允许也可以用直升机后送。一旦战斗结束,必须将伤员和工作人员迅速撤离战场,防止敌人报复而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