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反“客里空”运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反“客里空”运动

解放区土改运动中进行的反对新闻宣传报道假、大、空的一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教育运动。1947年6月,《晋绥日报》借用苏联话剧《前线》中的一个惯说假话的新闻记者“客里空”的名字,首先发表了《关于客里空的检查》、《不真实的新闻与“客里空”的揭露》等文章,公开检查报纸在土改宣传中的失实报道错误,批评了自己的工作作风。1947年9月1日新华通讯社发表社论《学习晋绥日报的自我批评》,号召把这场运动扩展到全解放区。对当时改造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和作风起了积极的作用。参见“客里空”。

反“客里空”运动

反“客里空”运动

1947年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机构进行的一场反对不真实报道的自我教育运动。客里空是苏联话剧《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惯于弄虚作假。1947年6月15日,晋绥解放区的《晋绥日报》选载了这个剧本中有关客里空制造假新闻的部分剧情,并在按语中号召读者揭露该报的不真实的新闻。6月25日和26日该报发表《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公布了一些不真实的新闻,例如凭空捏造模范人物。8月28日,新华社发表总社编辑部文章《锻炼我们的立场与作风》,指出:“《晋绥日报》这次的反对‘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是有历史意义的”,“各解放区的新闻工作单位部门及个人,均应普遍在公开的群众性的方式下,检查自己的立场与作风,要由此开展一个普遍的学习运动”。9月1日,新华社又发表社论《学习〈晋绥日报〉的自我批评》,论述了反客里空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社论指出:“《晋绥日报》的自我批评是土地改革中的一个收获,它必将使新闻工作更加向前推进一步。这种自我批评不仅各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要学习,而且一切工作部门都应当向它学习,以便更加改进自己的工作。”由此,解放区新闻界出现反客里空的运动,各工作部门也开始反客里空。至1948年春季,这一个运动停止。反客里空运动存在的问题是,运动发动前没有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只要有人揭发,便立即公开点名批评,使一些同志被错误地以“阶级异己分子”、“包庇地主”等罪名,遭到批判斗争和惩罚。另外,“左”倾情绪曾统治了这个运动一段时期,报纸孤立地宣传贫雇农路线,唯成份论,在土地改革宣传上表现出急性病,宣传“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对解放区工商业及工人运动上存在着左倾冒险主义,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晋绥解放区党组织在抗战时期的工作。报纸凌驾于各级党组织之上,主观武断地指责、命令、质问和追究党的领导者的责任。由于存在这种“左”的倾向,在反对客里空的运动中发表的一些新闻,本身就是假新闻。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该报反客里空运动的成绩予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也委婉地进行了批评。毛泽东指出:“你们的缺点主要是把弓弦拉得太紧了。拉得太紧,弓弦就会断。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过去的工作有成绩,但有缺点,主要是‘左’的偏向。”(《毛泽东选集》第1216页)(参见“客里空”条)。

☚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反复报道 ☛
000006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