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扑蝴蝶民间舞蹈。流行在营口地区。是50年代初,民间艺人李文清根据辽南高跷、天津高跷中的“扑蝴蝶”改编的地方秧歌小场戏,在新春佳节或庙会期间随秧歌队演出。此舞的角色即村姑和顽童二人,表现寻蝶、嬉蝶、扑蝶等情节。舞时,村姑执一系着蝴蝶道具的竹竿,走轻盈的秧歌前进步、跳踏步,配以优美的抖竿、鹞子翻身等动作,以示蝴蝶飞舞。顽童则手挥彩扇,做各种扑蝶动作,舞步多为前踢步、跳踢步、退顿步等,时而也有 “蛤蚂跳”、翻滚跳跃的动作。村姑风趣幽默而顽童则纯真稚气、活泼可爱。1953年舞蹈双人扑蝴蝶,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创作表演双项奖。从此便在全国广泛流传。音乐采用“句句双”、“扑蝴蝶”等曲牌伴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