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及亲三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及亲三釜

典源出处 《庄子·寓言》:“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 后仕,三千钟而不洎 (ji),吾心悲。’”
释义用法 曾子说,我在双亲健在的时候出仕,即使当小官,只有三釜的俸禄,心里也高兴,因为可以养亲; 如果双亲去世后再出仕,即使有三千钟的俸禄,心里也是悲伤的。六斗四升为一釜,六斛四斗为一钟,一钟等于十釜。三釜为古代低级官吏的俸禄。后以此典指为养亲而出仕为官。
用典形式
【三釜】 宋·王安石:“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尝令识两岐。”宋 ·王令:“莫叹一官淹圣代,聊将三釜慰慈亲。”宋·陈师道:“君宁平世轻三釜,我亦东原有一区。”
【三釜恋】 宋·杨万里:“更须三釜恋,未放两眉开。”
【三釜薄】 宋·陆游:“万钟苦晚三釜薄,人生此恨十八九。”
【及亲三釜】 宋·范成大:“及亲三釜养,遗子一经传。”宋·陆游:“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三釜不及亲】 宋·陆游:“三釜不及亲,顾为妻子留。”
【三釜称荣食】 明·高启:“不须三釜称荣食,自有金盘枣似瓜。”
【亲老须三釜】 宋·陈师道:“可堪亲老须三釜,又着儒冠忍一羞。”

及亲三釜

典源出处 《庄子·寓言》:“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 后仕,三千钟而不洎 (ji),吾心悲。’”

 

释义用法 曾子说,我在双亲健在的时候出仕,即使当小官,只有三釜的俸禄,心里也高兴,因为可以养亲; 如果双亲去世后再出仕,即使有三千钟的俸禄,心里也是悲伤的。六斗四升为一釜,六斛四斗为一钟,一钟等于十釜。三釜为古代低级官吏的俸禄。后以此典指为养亲而出仕为官。

用典形式

【三釜】 宋·王安石:“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尝令识两岐。”宋 ·王令:“莫叹一官淹圣代,聊将三釜慰慈亲。”宋·陈师道:“君宁平世轻三釜,我亦东原有一区。”

【三釜恋】 宋·杨万里:“更须三釜恋,未放两眉开。”

【三釜薄】 宋·陆游:“万钟苦晚三釜薄,人生此恨十八九。”

【及亲三釜】 宋·范成大:“及亲三釜养,遗子一经传。”宋·陆游:“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三釜不及亲】 宋·陆游:“三釜不及亲,顾为妻子留。”

【三釜称荣食】 明·高启:“不须三釜称荣食,自有金盘枣似瓜。”

【亲老须三釜】 宋·陈师道:“可堪亲老须三釜,又着儒冠忍一羞。”

 


典故“及亲三釜”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 可可诗词网

及亲三釜

典源出处 《庄子·寓言》:“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 后仕,三千钟而不洎 (ji),吾心悲。’”

释义用法 曾子说,我在双亲健在的时候出仕,即使当小官,只有三釜的俸禄,心里也高兴,因为可以养亲; 如果双亲去世后再出仕,即使有三千钟的俸禄,心里也是悲伤的。六斗四升为一釜,六斛四斗为一钟,一钟等于十釜。三釜为古代低级官吏的俸禄。后以此典指为养亲而出仕为官。

用典形式

【三釜】 宋·王安石:“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尝令识两岐。”宋 ·王令:“莫叹一官淹圣代,聊将三釜慰慈亲。”宋·陈师道:“君宁平世轻三釜,我亦东原有一区。”

【三釜恋】 宋·杨万里:“更须三釜恋,未放两眉开。”

【三釜薄】 宋·陆游:“万钟苦晚三釜薄,人生此恨十八九。”

【及亲三釜】 宋·范成大:“及亲三釜养,遗子一经传。”宋·陆游:“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三釜不及亲】 宋·陆游:“三釜不及亲,顾为妻子留。”

【三釜称荣食】 明·高启:“不须三釜称荣食,自有金盘枣似瓜。”

【亲老须三釜】 宋·陈师道:“可堪亲老须三釜,又着儒冠忍一羞。”

出仕

出仕

出山 仕宦 官仕 鸣佩 飞五 解带 作茧 振冠 起冠 冠冕 冠组 冠绂 冠绅 冠缨 冠簪 褫褐 振缨 缨弁 缨冠 缨冕 致身 簪裳 簪徽 结授 投竿 释蹻 濡迹 鸣佩 鸣佩 操刀制锦 束带结发
隐居的人出仕:访世
隐士出山佐世:熊飞
结束隐居生活出来做官:解巾从仕
将欲出仕:弹冠振衣 弹冠振衿
相友善者援引出仕:弹冠
朋友之间相援引出仕:弹冠结缦
接受征召出仕:应辟
应贤者之邀而出仕:阴和
为养亲而出仕:谋养
为母出仕:捧檄
为了奉养双亲而出来做官:及亲三釜
开始出仕:脱麻
进入仕途:脱白
由平民进入仕途:白屋起家
始入仕途:起马 鸿渐于干
轻易出仕:轻售 轻出
(出来做官:出仕)

☚ 入仕   升官 ☛

及亲三釜jí qīn sān fǔ

趁父母健在时去做官,以微薄的官俸来养亲。指为尽孝养亲而去做官。《庄子·寓言》:“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釜: 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斗四升为一釜。三釜: 言其官俸之少。也作“三釜及亲”、“三釜慰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