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参苓白术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散 > 參苓白术散 參苓白术散 shēnlíngbáizhúsǎn 散藥。以人參,茯苓,白术爲主藥配製,故稱。佐藥有山藥、白扁豆等。主治脾胃虚弱,多睏少力,漚吐泄瀉、氣短咳嗽。宋·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一切氣·參苓白术散》:“此藥中和不熱,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悦色,順正辟邪。” 参苓白术散补养剂之一。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党参(代人参)45克、白术45克、茯苓45克、甘草(炙)45克、山药45克、扁豆60克、莲肉30克、桔梗30克、薏苡仁30克、砂仁30克。为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亦可煎汤灌服。马、牛300~400克; 猪、羊45~90克。功能健脾益气, 和胃渗湿。主治脾胃气虚而挟湿。证见精神倦怠、体瘦毛焦、四肢无力、泄泻、草谷不消、食欲不振、脉缓弱者可酌情应用。方中党参、白术、山药、莲肉、炙甘草健脾补气; 薏苡仁、茯苓、扁豆键脾渗湿; 砂仁补气和胃; 桔梗载药上行以升清。诸药合用补其虚, 除其湿, 行其滞,调其气,则诸证自除。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莲子肉、薏苡仁、砂仁、炒桔梗各一斤,白扁豆(姜汁浸,微炒)一斤半,茯苓、人参、炒甘草、白术、山药各二斤。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功能补气健脾,渗湿和胃。治脾胃气虚而夹湿之证,症见饮食不消,或吐或泻,形体虚弱,四肢无力,胸脘满闷,脉缓弱等;近代也用于慢性胃肠炎,及慢性肾炎蛋白尿日久不消而属脾虚者,或肺结核而见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疲倦无力,属于脾肺气虚者。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山药、扁豆、莲肉补脾;砂仁和胃理气;薏苡仁理脾渗湿;桔梗载药上行,宣肺利气,借肺之布精而养全身。各药合用,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两和脾胃,则诸症自除。《症因脉治》亦有本方,但无莲子肉、砂仁、白扁豆。实验研究:本方能增强肠道的吸收功能。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和剂局方》。药物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萹豆、白茯苓、人参、白术、山药、甘草。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生食少便溏、消瘦乏力、脘腹胀闷、面黄浮肿,经行泄泻或浮肿等。备注:本方已制成丸剂,名参苓白术丸。 ☚ 玉屏风散 四物汤 ☛ 参苓白术散powder of radix ginseng,poria and rhig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莲肉、桔梗、薏仁、砂仁组成的散剂。功效补气健脾,和胃渗湿。主治脾胃气虚而挟湿。症见精神倦怠、体瘦毛焦、四肢无力、泄泻、草谷不消、食欲不振、脉缓弱等。 参苓白术散 《和剂局方》卷三【组方药物】 莲子肉(去皮) 薏苡仁 缩砂仁 桔梗(炒令深黄色)各500克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750克 白茯苓 人参 甘草(炒) 白术 山药各1千克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组成。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胃虚弱,症见食少便溏,乏力消瘦,面色萎黄,舌淡红苔白,脉细缓。本方亦制成丸剂,为常用中成药。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党参山药莲子肉白术茯苓薏苡仁白扁豆甘草砂仁陈皮桔梗组成。主治 ☚ 补中益气丸 人参归脾丸 ☛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系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味而成。又名白术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后世多作丸剂使用,遂称参苓白术丸。方由莲子肉(去皮)、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炒令深黄色)各一斤,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白茯苓、人参(去芦)、甘草(炒)、白术、山药各二斤(《医方集解》有陈皮)组成。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按岁数减服。现用法为 ☚ 四君子汤 黄芪六一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