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辽代州名。辽国舅萧金德徙俘掠之汉民置,治所在今辽宁康平西北,为上京道所属头下军州。金废。 原州 原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属关内道。辽国亦在其上京道设原州。《旧唐书·地理志一》:“原州:中都督府。隋,平凉郡。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平薛仁杲,置原州。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置都督府,管原、庆、会、银、亭、达、要等7州。十年,省亭、达、要3州,唯督4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平凉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原州。旧领县3,户2443,口10512。天宝领县4(平高、平凉、百泉、萧关),户7349,口33146。在京师西北800里,至东都1645里。”《辽史·地理志一》:“原州:本辽东北安平县地。显州东北300里。国舅金德俘掠汉民建城。西北至上京800里。户500。” ☚ 元江直隶州 袁州 ☛ 原州 yuán zhōu《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列当(6)。地名。今甘肃省镇原县。 原州北魏正光五年(524年)改高平镇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县及甘肃平凉县一带地区。西魏时治所改名平高县。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间曾改州为平凉郡,其后唐初及乾元初复为原州。贞元十九年(803年)徙治平凉县(今甘肃平凉县),元和三年(808年)又徙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大中三年(849年)复还治平高县,广明后再次徙治临泾县。安史之乱后曾入吐蕃,大中时复属于唐。北宋时辖境仅相当今甘肃镇原县及宁夏固原县东部地区。元初改为镇原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