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原子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原子论又称“原子唯物主义”,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创立。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不可分,是构成万物的最后微粒,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条件。原子同质,数量无限,形态大小各异,原子在虚空中凌乱而急剧地运动,互相碰撞,形成宇宙万物。灵魂由精细圆滑的原子聚会而成,原子分散则灵魂消亡。构成事物的原子不断流射出事物的影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感觉和思想。感觉是不真实的暗昧的认识,理性才是真理的认识。原子论在古希腊罗马晚期由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继承、发展,克服了德谟克利特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使原子论学说更加完善。在近代,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桑狄复兴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并以之批判笛卡尔的二元论。 原子论 原子论狭义地说,原子论是关于物质具有不连续性结构的一种学说。广义地说,原子论是指一种用固定不变的粒子(或单元)组成的集合体的观点来解释复杂现象的学说,因而实质上是一种分析的学说。原子论用于自然科学中获得了最大成功,它借助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的差异和它们的位置形状来解释整体的可观测的性质。原子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哲学时期和科学时期,17—19世纪是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期。 ☚ 分子论 基本粒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