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裂变Yuanzihe liebian
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为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核反应。原子核裂变可分为自发裂变和感生裂变两种方式。前者是在没有外来作用下的裂变,类似于不稳定重核的放射性衰变,只是这种裂变半衰期较长,比较少见。后者是在外来粒子(通常为中子)轰击下产生的裂变。例如,1938年12月,德国化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铀核时,发现铀核发生了裂变,最终产物为镧和钡,并可放出200兆电子伏特原子核能。德国物理学家迈特纳和费里施的严格化学分析和云室照片分析表明:中子轰击铀核发生裂变,其产物中除有两个中等质量的碎片外,还有1—3个中子和γ射线等。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发现了铀核三裂变现象。人们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中子以外,快质子、氘核、γ射线也能使重原子核裂变。裂变是获得原子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在进一步理论研究基础上,美国科学家费米提出了通过核反应堆实现链式反应,大规模释放原子能的设想,并且变成了现实,原子弹和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裂变原理制成的。目前,核裂变研究表明,核裂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核反应,所以进一步研究这一反应有助于核物理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