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原始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原始群

 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过渡状态中的群体。是原始公社制度的最初阶段。始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终于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期。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必须结成一定的群体,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抗御猛兽的袭击。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和渔猎为主,两性杂交,经常转徙于各地。

原始群

又称“原始游群”。国内外学术界对其性质和年代断限意见不一。一说仅指自蒙昧时代低级阶段(距今约1400万年)起至真人出现(约300万年前)时止这一阶段的“正在形成中的人”的群体,即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过渡状态中的群体。以天然木棒和石块为工具,靠采集或渔猎为生,不能用火与制造工具;结群而居,以抵御自然灾害,游动范围局限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无婚姻制度和家庭组织,两性关系没有限制,整群男女实行杂乱的性交关系。一说指刚脱离动物界的人类社会早期的群体。始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终于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人们学会使用打制而成的粗笨石器,主要的采集天然食物和渔猎为谋生手段,沿河边、湖岸和森林边缘,视生活资料的多寡而游动;学会用自然火,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内部开始禁止上下辈之间的通婚,实行同辈兄弟姐妹之间互为夫妻的族内血缘群婚,出现血缘家庭。另一说是包括“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在内的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社会组织。

原始群

即“原始游群”。

原始群

又称“原始游群”、“群团”或“原始群团”。人类社会最早的群体,猿人的社会组织。也有人认为是以腊玛古猿为代表的“形成中的人”的群体,不属人类社会范畴。

原始群

原始群

古人类学名词。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引入科学界。马克思曾说过原始群生活水平极端低下,无婚姻、家庭;恩格斯论述过原始群是形成中的人的结合体,过着杂乱的性生活; 列宁曾说过“使用棍棒的猿猴群”是“本能的人”,还不能像自觉的人那样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学术界对上述论述的理解分歧较大。一说原始群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群体,始于人类社会的产生,终于母系氏族的产生,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 一说是从猿到人过渡期的生物群,尚不属人类社会的范畴。后说还认为原始群始于1400万年前,终于约350万年前血缘家族的出现,相当于摩尔根分期法的蒙昧时代初级阶段,其特征是: 按本能结合成群,以利采集食物、抗御自然灾害与猛兽,能直立行走,手足有分工,不会制造工具,杂乱性交,无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

☚ 人类起源论   古猿 ☛

原始群

也称原始游群。是刚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集体生活的共同体。它始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终于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当时,人类认识和支配自然的能力极端低下,不能制造工具、不会用火,单个人根本不能同自然作斗争,只有靠人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才能防御猛兽,进行自卫; 采取自然界的现成食物,求得生存。原始群一般不超过几十人,因为一地食物有限,人多了生活没有保障。他们也没有固定的住地,多沿河边、湖岸和森林边缘,视生活资料的有无而迁徙。如原始群各自活动,相遇时也会发生冲突。由于群居和共同劳动,使语言逐渐完善。懂得了保存火种和熟食,促进了大脑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制造工具的能力也逐渐有了进步。与此同时,原始人中的两性关系渐由杂交进入只限于兄弟姐妹之间的血族群婚,这就是作为氏族制度萌芽的血缘家庭,继而血缘家庭又禁止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实行了与血族外的异性通婚的族外婚制,逐渐导致氏族制度的形成。原始群便被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母系氏族公社所代替。

原始群

原始群

原始人类最初共同生产和生活的集团。它开始于从猿到人的过渡。因为, “为了在发展中脱离动物状态,实现自然界中最伟大的进步,还需要一种因素: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9页)当时人们主要从事广谱采集,有时进行狩猎。群内两性关系很少限制。实行原始共产制。结合比较松散。其后期出现血缘家族,并逐步向母系氏族公社过渡。也有人认为原始群只限于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而与由血缘家族所组成的血缘公社相衔接。

☚ 石峡遗址   血缘家族 ☛
原始群

原始群

亦称“原始游群”。指原始社会初期,不同血统的原始人杂居在一起,共同生产和生活的原始集团。始于人类社会的产生,终于母系氏族公社的出现。被视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原始群阶段,人类认识和支配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单个人不能抵御猛兽的侵袭,同自然界作斗争,只有“以群体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因一地食物有限,原始群一般不超过数十人。他们主要在河边、湖岸和森林边缘活动,视生活资料的多少和有无而流动。处在原始群阶段的人类,由于劳动和群居,语言逐步完善; 懂得了保留火和熟食,大脑和思维能力有了发展。后来,婚姻关系也逐渐由杂交进入到血族群婚,形成了血缘家庭,继而血缘家庭又逐渐被族外婚制所取代。于是,原始群也就被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母系氏族公社代替。

☚ 原始的平均分配   部落 ☛

原始群

刚脱离动物界且学会制造最简单工具的原始人之共同体。亦称原始群团、原始游群,简称群。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人类社会的产生,终于氏族公社的形式。童年时期的原始人类,只有简单音节语言,用粗制木棒和石块采集狩猎天然食物谋生。为防猛兽袭击和壮大征服自然的力量,常以数十人集为群体,游动食宿。食物常感匮乏,有时靠食人充饥,寿命不长,生殖不繁。主要生活于温暖潮湿的河湖沿岸或林区边缘。当时人口稀少,游群几乎处于孤立状态。有简单的性别分工,男子以狩猎为主,妇女以采集为主。两性之间不分长幼辈份实行杂乱性交。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人们已知钻木、击石起火,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熟食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在狩猎业兴起和按年龄分工的驱动下,开始限制异辈人之间性关系,实行同辈男女间的血缘婚制。其后进一步排除同胞兄弟姐妹之间通婚,将群内男女分成若干个通婚级别或集团,以限制近亲婚配。级别婚和普那路亚群婚的形式,为氏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管子·君臣》“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配)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以及传说中的有巢氏、燧人氏时代,即是对原始群团的描绘。元谋人、北京人到丁村人、许家窑人等一系列晚期直立人和古人文化遗址,均属于原始群阶段。一说原始群是从猿到人的过渡,应自1400万年前腊玛古猿向人转变开始,至人类社会血缘家庭出现为止。

原始群

或称“原始游群”,是人类最初的社会组织。自人类出现开始,至血缘家庭形成止,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即我国的元谋人到比北京人稍晚的安徽和县人时期。这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必须结成一定(如几十个人)的群体才能弥补个体自卫力量的不足,以进行共同的劳动,共同的消费,才能生存下来。两性关系没有什么禁忌,群体内的男女互为所有。以采集和狩猎为生,转徒不定,故称为原始群。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