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代表大会及历届负责人 历次代表大会及历届负责人省青联自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6次代表大会,进行了6次换届选举: 第一次安徽省青年代表大会1954年4月14日至19日在合肥召开。大会选举丁明志为主席,李湘如、孙兰、荆典谟、操振球为副主席。 第二次安徽省青年代表大会1956年9月20日至25日在合肥召开。大会选举丁浩为主席,秦光宇、操振球、李湘如、张健民为副主席。 安徽省青联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65年9月1日至8日在合肥召开。大会选举马维民为主席,王保文、张明、陆正伟、曾昭慈、张韧为副主席。 安徽省青联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80年4月27日至29日在合肥召开。大会选举汪庆为主席,吴平友、汤传培、史丰收、严洪华为副主席。 安徽省青联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83年12月16日至19日在合肥召开。大会选举高蔚青为主席,李宏塔、严洪华、姜冯辉、谢志平为副主席。 安徽省青联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90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合肥召开。大会选举郑宏杰为主席,张学平、项贤俊、吴华夏、陈玉祥、胡安美、王宏代、熊尚志、张永为副主席。 ☚ 概况 六 安徽省学生联合会 ☛
历次代表大会及历届负责人 历次代表大会及历届负责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965年9月1日至8日在合肥举行。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280人,列席代表16人。会议期间,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省委书记处书记李丰平、张恺帆、李任之、王光宇,副省长马长炎、桂蓬、王中等领导同志接见了全体代表。团省委副书记王保文在会上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00个委员单位组成的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周鹏程等13位同志当选为省学联主席、副主席。 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1980年4月28日至30日在合肥召开。这次代表大会使省学联因“文化大革命”而间断15年之后又重新恢复了工作。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有来自高校的31名代表。副省长魏心一、高教局副局长邱成仙、团省委书记杨永良、全国学联副主席俞贵麟等同志到会祝贺。大会选举产生了24个委员单位组成的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汤传培等6位同志当选为正、副主席,并聘任了秘书长。 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1983年12月16日至19日在合肥召开。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250名,列席代表58名。省委书记黄璜、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厚宏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省委副书记杨海波作了重要讲话,副省长苏桦、省教育厅厅长朱仇美在会上作了政治经济形势、教育状况专题报告,团省委书记刘奇葆、省科协副主席李光恒等到会祝贺,汤传培同学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由64个委员单位组成的省学联第三届委员会和由中国科技大学等15个单位组成的主席团。姜冯辉等15位同志当选为省学联主席、副主席。委员会根据主席团的提名决定了省学联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 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1990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合肥召开,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194名,列席代表54名,特邀代表5名。省委书记卢荣景,副书记杨永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广才,副省长邵明等出席了开幕式;团省委书记徐立全和其它群众团体代表到会祝贺;王晓同学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由59个团体组成的安徽省学联第四届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由安徽大学等15个单位组成的主席团,张永等15位同学当选为省学联主席、副主席。主席团聘任了秘书长、副秘书长。省学联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还通过了《关于试行委员团体交纳会费的决议》和《关于尽快制定并实施学生会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学生会自身建设的决议》。 ☚ 概况 七 安徽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
历次代表大会及历届负责人 历次代表大会及历届负责人安徽省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1982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合肥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84人,列席代表36人,会议规模300多人。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张恺帆到会讲话。本次大会选举安徽省侨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43人,常务委员会委员15人;选举曾昭生为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兼),吴诸添、王跃华(兼)、万昕(兼)为副主席,吴诸添兼任秘书长。 安徽省第二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1987年6月4日至6日在合肥召开,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孟富林到会讲话,省侨联副主席吴诸添作工作报告。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211人,列席代表33人,会议规模300多人。本次大会选举安徽省侨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50人,常务委员会委员17人;选举曾昭生为第二届委员会主席(兼),吴诸添、俞昌墀(兼)、吴世勋(兼)为副主席,徐化南为秘书长。 ☚ 概况 八 安徽省台湾同胞联谊会 ☛ 00001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