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历代散文丛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历代散文丛谈 《历代散文丛谈》郭预衡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本书收存了郭预衡先生近30年来在散文研究过程中撰写的34篇重要论文(少量为成书时的新作,多数是历年发表过的),由作者亲自编定。全书上自《东鲁春风,南华秋水》,下至《五四散文与文风》,形成了一个纵论千古汉语文章的理论构架。书中所研究的课题,有些是古代散文教学与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如班马优劣论,八代文风与曹操,宋代散文的特色等题皆是;有的则是古代散文教学与研究中被轻视甚而被遗忘的、然而又确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如辽金元的散文、王阳明与袁中郎的文学活动,归有光文章别解等等。这些研究成果的汇聚,完成了对全部古代散文的历史考察。概略地说来,不同时期的文章各有其时代特色:商代靠天发令,言辞简截;周代恭谨说教,注重伦理;春秋战国尤重辞令,两汉文章有歌颂也有牢骚,六朝文章无拘检,唐宋文章好议论,明人重性灵,清人讲义法,近代作者纵笔求新,各有所成,也各有所偏,不能一概而论。文章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质而后文,文而后质,文质相推,斯文乃进。在论述作家作品时,作者善于从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与学术思想倾向上,去剖析一种文风、一种写法或一个流派其所以形成的历史因由,给人以强烈的具体的历史感,没有空泛的议论。比如班固为什么不能像司马迁那样写汉家历史?韩愈是怎样写作他的“谀墓之文”的?桐城义法到底还有没有某种积极意义等等,作者绝不随意重复世人的一般议论,也不仓促下判断,而是精详地勾稽历史资料、考查具体作品,从中引出必要的结论。而且,作者又总是把从中引出相关结论的作品例证原原本本地介绍给读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自行判断的相应条件。这种尊重读者的态度,也贯串于全书,形成他的论著的一大特色。本书行文朴实畅达,用语雅洁,时见情采,读来平易可亲,显示了作者对学术文章净美纯正境界的不懈追求。 ☚ 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 中国古代文学论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