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历代宅京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历代宅京记》《历代宅京记》
明末清初顾炎武撰。又名《历代帝王宅京记》。共20卷。记载自上古伏羲以后迄于元代,历代帝王的建都所在及有关事迹。前2卷为总叙。后18卷仿照宋程大昌《雍录》、宋敏求《长安志》的体例,分叙关中、洛阳、成都、邺、建康、云中、晋阳、太原、大名、开封、宋州、临安、临潢、幽州、辽阳、大定、会宁、开平各地的城池、宫室、郊庙、都邑及建置年月和事迹。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为开创清初一代风气的著名学者,著作有《日知录》、《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此书为《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姊妹篇,《肇域志》专记舆地,《天下郡国利病书》重在政事,此书“所录皆历代建都之制”。此书的编纂宗旨,据作者之甥徐元文序文,是有感于明清朝代的兴替,思以济世安民,“必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必有济世安民之识,而后可以考古论今”,这与作者经世致用的一贯主张是相一致的。阮元序文称《肇域志》与《天下郡国利病书》均为未成稿,且卷帙繁浩,传抄多有脱误,该书则“不似《肇域志》之烦矣。”评价说:“宁人顾氏,崎岖南北,所考山川、都邑,城郭、宫室,皆出自实践。当先生盛游之时,尝以一骡二马载书自随,所至扼塞,即呼老兵土民,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郡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经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有遗忘,则又发书而熟读之,其精审如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评价说:“征引评核,考据亦颂精审。盖地理之学,炎武素所长也”。其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尤其是该书第12卷中所录邺城资料,全卷皆录自明嘉靖《彰德府志》第8卷之《邺都宫室志》,而《邺都宫室志》则出自宋代《相台志》,为目前所知有关邺城的最重要的史料。此书版本有抄本及刊本多种。1984年中华书局以嘉庆十三年(1808)采贤堂刊本为底本,参校以《槐庐丛书》三编本、《碧琳瑯馆丛书》本和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出版点校本,书末编有地名索引,是目前较好的普及本。 历代宅京记城镇志。明顾炎武(1613—1682)撰。二十卷。炎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已著录。此书为我国第一部辑录都城的历史资料专书,约十八万字。内容多采摭二十一史和有关典籍志书。体例仿《雍录》和《长安志》。总序两卷,记上起伏羲,下讫于元,历代约四十余个都城的建置、沿革、迁徙与分布情况。其余十八卷详载关中、洛阳、成都、邺、建康、云中、晋阳、太原、大名、开封、临安、临淄、幽州、辽阳、大定、会宁和开平等处都城、城郭、宫室、寺庙、苑囿、池台等。内容宏富,征引详核,考据精审,对研究我国都城建制、沿革、发展演变及地理分布很有价值。卷十二所录邺城资料,取自明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邺城宫室志》,本源于宋《相台志》,为目前所知有关邺城史的珍贵资料。该书旧无刊版,几经传抄,写本不一。主要有《四库全书》本。1984年中华书局以嘉庆来贤堂刊本为底本,参校《槐庐丛书》三编本, 《碧琳瑯馆丛书》本,和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重新点校出版。 历代宅京记 历代宅京记亦称《历代帝王宅京记》。古代城市地理名著。清初顾炎武撰。全书二十卷。其汇辑有关都城史料,以明了历代建都之制。上起伏羲,下讫于元。前为总论二卷,述各朝都城变迁;后十八卷按地区分述关中、雒阳、邺、建康、云中、晋阳、太原、大名、开封、宋州、临安、临潢、幽州、辽阳、大定、会宁、开平等城郭宫室,都邑寺观及建置年月事迹。征引详核、考据精审,为有清以来第一部系统考究历代都城的专书。今存有抄本及刊本数种,其中以嘉庆十三年来贤堂刊本较佳。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 日下旧闻考 唐两京城坊考 ☛ 历代宅京记 历代宅京记都城历史专著。又名《历代帝王宅京记》。二十卷。清代顾炎武(生平简介见《肇域志》条)撰。 ☚ 肇域志 读史方舆纪要 ☛ 历代宅京记 历代宅京记都城专史,清初顾炎武撰,20卷。本书是《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姊妹篇,前有总论2卷,下按各个都城分叙,其中关中4卷,周秦汉占3卷,载秦汉关中都城、宫室等较详,可供研究汉代长安参考。今中华书局出版有点校本。 ☚ 类编长安志 关中胜迹图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