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厄瓜多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厄瓜多尔Ecuador国名。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义奎多尔、赛勒发多尔。在今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其名西班牙语意为赤道之国,因赤道横穿北部而得名。公元15世纪末,属印加帝国。1551年后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09年曾在基多首次爆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起义。1822年独立后加入大哥伦比亚。1830年脱离大哥伦比亚,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首都基多。 厄瓜多尔拉丁美洲国家。全称厄瓜多尔共和国。1809年独立,1830年建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海岸线长930km。赤道横贯国境北部,国名即西班牙语“赤道”之意。面积270670km2,人口1194.6万(1997)。首都基多。1980年1月2日与中国建交。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境中部,全国分为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东部地区3部分。境内火山众多,地震频繁。著名的科托帕希火山,海拔5897m,为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中部的钦博拉索山,海拔6272m,为全国最高峰。东、西部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山区盆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山区属亚热带森林气候。平均气温沿海为23~25℃,东部地区23~27℃。年均降水量2000~3000mm,山区1000mm。为南美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缓慢。是闻名世界的“香蕉之国”。1992~1997年连续6年香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1位。20世纪70年代起,石油跃升为国家主要出口产品,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200.5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57美元。1998年底汇率:1美元=6800苏克雷(厄货币)。自然资源较丰富。石油探明储量为35亿桶,天然气储量2250亿m3。此外还有金、银、铜、铁、锰、煤、硫黄等。森林覆盖率42.5%。工业主要有石油和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及电力工业等。1998年工业产值352426亿苏克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5%。1998年石油产量1.357亿桶。1997年全国可耕地面积为801万hm2,种植面积300万hm2,占37.49%。1998年农牧渔业产值为127223亿苏克雷,占国内生产总值12%。从事农牧渔业的人口占总劳力的6.13%。粮食不能自给。香蕉、可可、咖啡为传统出口农产品。1997年生产香蕉575万t。1998年香蕉种植面积24.83万hm2。同年香蕉出口收入10.7亿美元。近年来池虾养殖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1998年出口池虾收入8.51亿美元。旅游业已成为厄第4大创汇行业。约有5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1997年接待外国游客54万人次,收入约2.8亿美元。现有公路总长4.32万km,其中沥青路为6040km,硬石路2.1万km。铁路总长970km。有国际机场2个,国内航线民用机场17个。国营航空公司拥有大型客机10架。1995年国家航空公司国际航线客运量约120万人次。有8艘油船,1700余艘渔船。有瓜亚基尔等4个主要港口。1995年总吞吐量为2167万t。瓜亚基尔港为厄最大港口,1995年吞吐量为1406万t,约占厄进出口总量的65%。由东部阿格略湖至埃斯梅拉达斯港有输油管道,总长503km,最大输送量每天达40万桶(1994)。国内大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1998年有小学17569所,学生187.3万人,教师7.66万人;中学3249所,学生91.2万人,教师7.5万人;大学31所,学生20.3万人,教师1.6万人。2002年人口1260万。国庆日8月10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02.87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25美元。通货膨胀率1.95%。失业率11.5%。2004年工业、农牧渔业、服务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7%、6.1%、60.3%。 厄瓜多尔Ecuador又称“赤道国”。拉丁美洲国家。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横穿国境北部。面积283561平方公里。人口1020万(1988年)。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41%,印第安人占39%,多信天主教。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基多。西部沿海平原一般在海拔200米以下。中部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平均海拔在2500—3000米,多火山、地震。东部森林地区是亚马孙河流域的一部分,占全国面积60%以上。东、西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山区盆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矿藏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富森林、水力及渔产,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09年独立,1825年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经济以石油为主。香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厄瓜多尔南美洲西北部国家。西濒太平洋。面积28.35万平方千米, 人口1078.2万(1990年),兵力5.78万(1991年)。为美洲国家组织、石油输出组织成员国。1980年1月2日同中国建交。 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国名。全称厄瓜多尔共和国。面积28.1万平方公里。人口992.3万人。印欧混血种人41%,印第安人占34%,白种占15%,黑白混血种人占7%,黑人和其他人种占3%。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印第安人通用克丘亚语。9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首都基多。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东北与哥伦比亚毗邻,东南与秘鲁接壤,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约930公里。赤道横穿国境北部,国名即“赤道”之意。全国分为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东部地区三部分。西部沿海平原一般在海拔200米以下; 中部安第斯山纵贯南北,平均海拔2500~3000米; 多火山,地震频繁,科托帕克希火山海拔5897米,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博拉索山海拔为6272米,为境内最高峰; 东部森林地区是亚马河流域的一部分,占全国面积的60%。最大河流是纳波河。东西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山区盆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山地属热带森林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3000毫米。山区1000毫米。分旱季 (7~11月)、雨季 (12-次年6月)。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太平洋中,东距大陆海岸900公里,包括17个大岛和100多个小岛,全部由火山锥和火山溶岩组成。面积7500平方公里。居民6100余人。气候干旱。有巨龟、大蜥蜴、企鹅、海狮等稀有动物,被称为活的自然博物馆。 ☚ 无烟工业 厄立特里亚 ☛ 厄瓜多尔Ecuador全称厄瓜多尔共和国。南美洲发展中国家,实行国有和私有的混合型经济。其国土面积28.4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1200万(1998年),首都基多市,货币名称为苏克雷。厄瓜多尔一直是单一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可可和香蕉曾是其经济的支柱,有“香蕉之国”的美誉。1990年已探明原油可采储量为19 399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0.14%,石油年产量为1448万吨,占世界第29位。进入80年代,受债务危机和石油价格波动等影响,经济停滞不前,1982~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由1973~1984年的6.2%降为1.9%。但经济结构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在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108.8亿美元中,农业和渔业占17.3%,制造业(炼油业除外)占15.9%,石油和采矿业占13.3%,服务业占47.3%,其他占6.2%。厄瓜多尔主要同美国、西欧和拉美国家发展经济关系,它既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又是安第斯条约等拉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1998年,贸易总额为96.2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41.33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是原油、香蕉、虾、咖啡、可可;主要出口对象国是美国、秘鲁、德国、智利、日本;进口总额为54.96亿美元,主要进口商品是工业原料、生产资料、运输设备、非耐用消费品、农产品,主要进口对象国是美国、日本、巴西、西班牙。外债有上升的趋势,1986年为93亿美元,1990年为116亿美元。1997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为190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64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90美元,在世界排名第63位。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5.77亿美元,外债总额149.18亿美元,现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2%。1998年,其国际储备总额为17.39亿美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