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卿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卿士 卿士官职名,周代王朝的执政官,为百官之长。《小雅·十月之交》四章: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朱熹《集传》: “皇父,字也。番,氏也。卿士,六卿之外,更为都官,以总六官之事也。司徒掌邦教,冢宰掌邦治,皆卿也。”六卿,《周礼》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共六官,即六卿,各执事。《大雅·假乐》四章: “百辟卿士,媚于天子。”郑《笺》:“卿士,卿之有事也。” ☚ 殷商 𤞤狁 ☛ 卿士六卿掌事者。《尚書古文·洪範》:“謀及卿士。” 鄭玄注: “卿士,六卿掌事者。” (《通德堂經解》) 卿士qīng shì〖名词〗 卿士❶ 指卿、大夫。《左传·定公四年》:“周公举之,以为己~。” 卿士 卿士官名。商末、西周及春秋时期皆置。为一国的行政长官,即后来的丞相职。《史记·周本纪第四》: “厉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 《史记·管蔡世家》:“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 ☚ 卿 卿大夫 ☛ 卿士官名。一作“卿事”、“卿史”。商末、西周、春秋时王朝的执政官。 卿士qīng shì泛指高官学者。卿,古代高级官名。后泛指高级官吏。《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王侯之宫,美女兼千;卿士之家,侍妾数百。” 卿士先秦时高级长官的称谓。又作卿、卿事。西周时置。楚沿用周制,将执掌国家军政大权的令尹、司马等高级官吏称为卿士。《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胜对石乞说: “王与二卿士,皆五百人当之。”杜预注:“二卿士,子西、子期。”当时分别为楚国令尹、司马。《国语·楚语上》记载令尹子木对蔡声子说:“我为楚卿。”随州曾侯乙墓竹简,也有多处“卿事”的记载,皆为曾侯乙的赠马者。 卿士官名。商末、西周、春秋时置。❶泛指卿、大夫、士。 《书·洪范》:“谋及卿士。”疏:“卿士,六卿掌事者。” 卿士官名。亦作卿事,商末始置,为朝廷执政官。西周春秋时分设左右卿士,为王朝的最高执政。成王即位后,周公以太师兼太宰的身份出任最高执政。所以王朝最高执政也称太师或冢宰。当时成王年幼,不能亲政,便由周公摄政。据《尚书·洛诰》记载,在还政成王以后,成王还对周公说:“公明保予冲子。”意思是请公还要尽力教导他这个年轻小子。周公对于成王的教育,便是传授自己从施政实践和亲身阅历中得来的统治经验,主要以长保政权为其中心内容。西周后期在国人放逐厉王之后,共伯和以外服诸侯入为王朝卿士而摄政,史称“共和行政”。可知师保君主和摄政都是西周最高执政者的职责。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卿士往往由诸侯担任,如《左传·隐公三年》记“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