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印象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yinxiang guanli

指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新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印象管理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对应于不同的社会情境,每一个人都承担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身分,社会也都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于一定的社会期望。如果人们的行为偏离了社会期望,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社会适应就会碰到困难。这样,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就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处境而随便做自己想做的事。人需要为社会、为周围的人们所接纳,因此,人们往往需要按照社会期望行事。可见,印象管理是完成良好社会适应所必须的。
有效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社会情境,理解特定情境的社会要求,理解与自己发生交往的别人。当然,并不意味着了解了别人,了解了社会期望就必定按照社会要求进行印象管理。对于不同的人,印象管理的发生是不一样的。对于社会依赖性较强的人来说,他们会在正确理解社会情境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有意无意地使自己的行为同社会期望相一致。而对于独立性较强的人来说,虽然他们可以同样很好地理解社会情境的要求,但他们仍然能顶住来自社会情境的各种压力,按照自身的理解和真实动机去行为,从而表现出高度的不从众性、独特性。所以,印象管理的意义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压抑人们的自发性和独立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尽管不同的人印象管理的运用和能力不尽相同,但这种现象及进行印象管理的能力却在儿童早期就已出现。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印象管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印象管理的特点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尚未发展起成熟的自我价值系统,也就是他们往往不是自己独立判断事情的正确或错误,而是依赖于外界成人(教师、家长或其他重要人物)的判断,这就使得他们时常需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外在期望而进行印象管理。作为教师,应当透过学生的印象管理去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此外,值得提醒的是,随着儿童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会迅速提高。这时他们的同辈团体常常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行为参照系。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常常出现单独与教师在一起时很能与教师合作,而当着同学的面时又表现出反抗教师的行为。必须注意,若是用说谎、虚伪、两面三刀等来解释这种现象是错误的。这种不一致只是由于当事学生为了避免被学生拒绝而采取的适应性的印象管理策略。在他的内心里,也许真的是诚心希望同教师合作的。

☚ 晕轮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亦称“印象控制”、“印象整饰”。个体对信息采取一定的控制、调节方法以影响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态度和观点的过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于1959年提出。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作出愉快的评价。印象管理被广泛地应用于求职面试中。应聘者的印象管理包括语言的呈现和策略性行为, 有助于应聘者在短期内树立良好的形象。印象管理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每种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该情境的同一性,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创造最适合自己的情境同一性。

☚ 意义转移   社会定型 ☛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亦称“印象控制”、“印象整饰”。个体采取一定的方式控制、调节信息以影响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态度和观点的过程。

☚ 事后诸葛亮偏向   受评忧虑 ☛
000012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