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印度谷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印度谷螟Indian meal moth

为害粮食及多种贮藏物的仓库害虫。学名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ner)。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全世界。为害稻谷、粉类、豆类、油料、中药材、干果、蜜饯、鲜枣、塑料制品等。
成虫体长6~9毫米,翅展13~18毫米,赤褐色。在额前有锥状鳞片脊,前翅长三角形,翅面亚基线与中横线间为灰黄色,余赤褐色,散生紫黑色鳞片。后翅灰白。前翅脉序R3根,M2根,Al根。后翅Rs与Sc+R1从翅基愈合至端部分离,M2根雄虫外生殖器抱器近长椭圆形,在内侧近端部有一齿突似鸟喙,囊形突为抱器长的1/2,爪形突呈爪状,阳茎粗壮似长炮弹形。雌虫产卵器的产卵瓣三角形,前棒与后棒几乎等长,交配囊呈不规则袋形,囊内底部有4个并列在一起的骨化交配刺。幼虫长11~14毫米,头赤褐色,前胸盾淡黄色,臀板更淡,其余各节淡黄色或黄绿色。颅中沟与额沟长度之比为2:1,侧单眼5个,前胸气门毛群2根,中胸及第八腹节气门上毛的基部有淡褐色骨化环,腹前九节刚毛基部无毛片,腹部气门后毛与气门下毛呈倾斜状,气门前毛极小,前4对腹足趾钩双序环形
(见图)。


印度谷螟幼虫的第八腹节
1. 前亚背毛; 2. 后亚背毛;3. 气门上毛; 4. 气门前毛;5. 气门下毛; 6. 气门后毛;7. 上腹毛; 8. 足侧毛


年生4~6代,以幼虫在仓内缝隙结茧越冬,次年春暖化蛹羽化为成虫,产卵于粮堆、油料表面,每雌产卵39~275粒,多可达350粒。最适宜发育温度24~30℃,在27~30℃完成一代需36天,在21℃时需42~56天。初孵幼虫喜先蛀食胚部,后剥食外皮; 对玉米,则在蛀食胚部后,潜入籽粒中为害。幼虫有在粮面叶丝成网、封顶粮面的习性,故有“封顶虫”之称。老熟后则离开粮堆向墙壁、梁柱屋顶及包装缝隙或背风角落吐丝结茧、化蛹越冬。主要防治措施是剔刮虫巢,清除虫源,仓房安装纱门纱窗,防止成虫飞入产卵。在仓内挂敌敌畏布条,有虫粮可用高温、毒气薰蒸处理。

印度谷螟Indian meal moth

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ner),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全世界。为害谷类、面粉、油料、药材、干果、塑料制品。成虫翅展13~18 mm,赤褐色;前翅长三角形,近翅基1/3翅面为灰黄色,其余赤褐色,散生紫黑色小斑点。末龄幼虫体长10~13 mm,头赤褐色,体淡黄白色或淡黄绿色。一年发生4~6代,以幼虫在仓内缝隙结茧越冬。卵产在粮堆及油料表面。幼虫喜吐丝成网封住粮面,或缀粮粒成小团潜伏其中为害。幼虫老熟后爬向隐蔽处吐丝结茧越冬或化蛹。已在粮粒小团的幼虫,则在团内越冬或化蛹。清仓消毒,剔除虫茧,封嵌缝隙以清虫源;隔离无虫粮,以防成虫产卵;虫粮用高温处理或药剂熏蒸为主要防治措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