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印度教石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雕塑部 > 建築雕塑 > 印度教石柱 印度教石柱 yìndùjiàoshízhù 元代建築石雕。高二五○厘米,柱石高二八厘米。一對。十六角形。其上、中、下三段雕爲邊長三二厘米之四方形,端角飾有蓮花。兩柱雕有二十四幅圓形浮雕,内容爲古印度神話故事,如萬能之神黑天(克里希那)與迦婁叱互相拉扯手足、呈卍字形進行角力,在閻摩那河入浴之七女跪地乞求黑天將衣服送還她們,毗濕奴騎金翅鳥現身救象等。畫面奇特,形神兼備,構圖精美,形態多姿,富有異國情趣。浮雕將中國傳統閩南石雕藝術與希臘、恒河文化融于一柱,顯示了中華民族對外來文化吸收與融化能力。該柱爲中國僅見的一對印度教石柱,是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往之珍貴藝術品。原爲元代毁圮之泉州婆羅門教寺遺留之珍貴建築構件,明代重修開元寺時移入,現在福建泉州開元寺大雄寳殿後廊。 印度教石柱 印度教石柱元。高250厘米。这是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的一对石柱。石柱整体为16边形,上、中、下三段各加工一边长32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角端刻须弥座形台,上托含苞欲放的荷蕾。正方形表面圆形开光内,浮雕印度教神话故事“黑天(克里希那)与迦娄叱角力”、“阎摩那河七女入浴”、“毗湿奴骑金翅鸟现身救象”等24幅。图间夹饰双狮戏球,凤穿牡丹,莲花、菊花等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和佛教艺术中的生命之树,鹿狮教子等纹样。这是一对我国目前仅见的印度教石柱。其将绘画技法同石刻技巧融为一体,恒河文化与闽南艺术汇于一柱,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佳作。 ☚ 抱鼓石 石雕毗湿奴神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