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印度支那战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印度支那战争❶1858年夏末,法国和西班牙借口越南人坚持奉行敌视西方人的政策,遂出兵占领西贡。后法西联军除留下1000人驻守西贡外,其余部队撤走。由于当时法军中流行霍乱,加上法国又参与对中国的战争,力不从心,遂提出与越皇嗣德议和。但不成功。留守西贡的法西联军被越南人围困1年之久,直到法军从中国战场腾出手来派援军赶到后方得解围。此时,东京(越北方)又发生暴乱,越内外交困。面对这一情况,越皇嗣德不得不向法国求和。1862年双方订立西贡和约。此和约规定,法西两国传教士可在越南自由传教;割让东南部3省及昆仑岛给法国并偿付大量赔款。同年,柬埔寨国王诺罗敦亦接受法国对柬埔寨的保护。 印度支那战争 印度支那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所进行的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后,在胡志明为首的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武装起义,在河内、顺化、西贡等地先后取得胜利,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法国并不甘心放弃它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于9月21日派军队在西贡登陆,其后又侵入柬埔寨和老挝。从1946年12月至1947年10月,法国出动大批海、陆、空军及机械化部队向解放军大举进攻。胡志明发表《告越南人民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决抗击法国侵略者。由于越南人民的英勇斗争,法军只占领了少数大城市,利用傀儡政权维持统治。1950年至1954年在中国顾问团的帮助下,越南人民军首先发动边界战役,一举解放中越边境的老街、高平、谅山等地,把解放区和社会主义中国联接起来。其后又包围了战略要地奠边府,经过55天的战斗歼灭法军1.6万人,活捉了法军司令。 奠边府大捷为迫使法国在日内瓦签署停战协定铺平了道路。1954年7月,有关各国参加的日内瓦谈判达成协议并发表宣言,保证尊重越、老、柬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印支三国抗法战争胜利结束。日内瓦谈判后,美国取代法国对印度支那进行侵略。它分别在南越和老挝扶植亲美傀儡政权和极右势力,在南越发动“特种战争”,在老挝挑起内战,在柬埔寨发动反动政变。1961年至1964年,越南南方人民在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下,粉碎了美国的“特种战争”。1964年至1968年,越南北方长期抗战,迫使美国宣布停止轰炸北方,并于1973年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国军队全部从越南南方撤走。1975年春,越南人民对西贡反动集团发动总进攻,5月1日解放整个南方。同年4月,在柬埔寨共产党的领导下,柬埔寨人民经过五年多的英勇奋斗,打败了美国侵略军、南越伪军和朗诺伪军,解放了金边。同年5月到8月,老挝人民在老挝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夺权斗争,打倒了老挝极右反动派,取得老挝全国解放的胜利。印支三国人民从1961年起,坚持了14年之久的抗美救国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印巴战争 礼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