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 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Yindunixiya bayue geming1945年8月,印度尼西亚人民举行的资产阶级民族独立革命。1942年日本侵占印尼后,印尼人民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印尼共产党决定,乘西方殖民者尚未重返印尼的有利时机,立即独立,并推动苏加诺、哈达等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予以宣布。8月17日,苏加诺和哈达在雅加达发表《独立宣言》,宣布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全国各地纷纷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人民群众夺取日军武器,占领车站、电台、发电厂、船坞等要害部门,建立政权机构。18日,各政党、社会团体领袖召开“印度尼西亚独立筹备委员会”会议,通过印尼共和国宪法,选举苏加诺为总统,哈达为副总统。11月组成以右翼社会党人沙里尔为总理、共产党人沙里佛丁等参加的国会制内阁。八月革命是印尼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进程中的一次重大胜利。9月底,英军以接受日军投降为名占领雅加达、万隆、三宝垅等大城市,荷兰殖民军尾随英军重返印尼。1946年10月,英军把占领区移交给荷兰殖民主义者后撤出印尼。印尼人民经过3年抗荷战争,迫使荷兰殖民军于1949年底撤出印尼。 ☚ 印度尼西亚反荷民族起义 九·三○事件 ☛ 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印度尼西亚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又名“印度尼西亚独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本人于1942~1945年侵占荷属东印度群岛即今印度尼西亚。1945年8月17日,印尼苏加诺宣布印尼独立,成立共和国。各地群众亦解除日军武装,夺取地方政权。但是,荷兰不承认新成立的印度尼西亚政府,并于9月29日,派军队在巴达维亚登陆,试图恢复1942年以前由荷兰人统治的局面。英国也以解除日军武装为名,派军进占印度尼西亚,并将其占领区交给荷兰。于是荷兰和英国占领军与印度尼西亚人民军之间在爪哇的万隆和泗水不断发生武装冲突。1946年11月15日,荷兰和印度尼西亚签订林芽椰蒂协定,荷兰同意将主权移交印度尼西亚联邦。但荷兰在美国支持下却于1947年7月20日,对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发动第一次警卫行动,荷兰警察的大规模镇压活动遭到世界舆论的反对。1948年1月17日,双方签订伦维尔协定。12月18日,荷兰撕毁休战协定,发动第二次警卫行动,但遭到印尼人民的顽强抵抗。1949年8月23日至11月2日,荷兰和印尼的代表在海牙举行圆桌会议,荷兰终于同意把统治权全部移交给由苏加诺任总统、哈达任总理的印度尼西亚联邦。圆桌会议协定标志着八月革命以妥协而告终。1950年,新国家改名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