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卫生事业计划与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卫生事业计划与管理

卫生事业计划与管理

卫生事业计划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卫生事业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医学科学的要求,根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任务和方针、政策,科学地制定计划期内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规模、速度、结构和主要比例关系及其实现的手段,保持卫生事业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制定卫生事业计划的原则
❶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尤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卫生事业计划的出发点是保护人民健康,满足人民群众对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卫生事业计划必须强调需要与可能的统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量力而行,逐步发展。
❷要遵循医学科学的规律,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这是花钱少,效益高,做好防病治病工作的正确道路。要合理安排医疗、预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保持各项医疗卫生事业之间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❸坚持城乡兼顾的方针。要从中国农村人口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发展城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计划。
❹实行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充分发挥三支力量的作用。
❺加强医学教育,合理使用医药卫生人才,重视医学科研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卫生事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❻在全国统一计划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卫生部门与其他部门,国家办与集体办,各级、各部门、多种形式举办卫生事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卫生事业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是十年或十年以上的纲要性计划,它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卫生事业进行宏观预测,提出发展战略及实现长期计划的重大政策措施。中期计划一般为五年计划,是卫生事业计划的基本形式,它以长期计划为依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及规模,制定计划期和分年度的各项主要计划指标,以及实现的重大措施等。短期计划,一般为年度计划,它是中期计划的实施计划,它根据中期计划规定的任务、分年度指标和现实情况,把计划期的卫生事业计划具体化。上述三类计划之间,必须互相衔接,互相协调。
卫生事业计划的内容和指标 中国卫生机构包括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药品检验、医学研究、医学教育等。就其所有制来说,有国家卫生部门和其它部门举办的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有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城镇街道举办的集体所有制卫生机构,还有少数个体开业医生。上述各类和各种所有制的卫生机构,都要纳入国家统一的卫生事业计划内,国家运用指令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的实现。
现行的卫生事业计划,主要有下列各项:
❶事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为医院和疗养院床位发展数,门诊部、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所)、专科防治所、药品检验所及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发展数,专业卫生人员、赤脚医生发展数,实行合作医疗的生产大队数,西医离职学习中医人数等。
❷防病治病计划。包括主要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的治疗人数。全国计划只列全国性若干种主要疾病,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各地疾病发生情况作适当补充。
❸中等卫生教育和卫生干部进修计划。包括学校数,计划期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年末在校学生人数,在职高级、中级、初级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干部进修人数。高等医学教育计划,按计划体制规定,由教育部门制定,卫生部门不编制计划。
❹医学科学研究计划。主要是医学科学研究项目计划。
❺卫生基本建设计划。包括建设项目、投资额等。
❻卫生事业经费预算。
卫生事业计划的管理 国家计划由中央计划,地方计划,行业计划和专业计划组成。卫生事业计划属于行业(部门)计划。按照计划管理体制的规定,全国卫生事业计划由卫生部直属单位计划和地方各级计划组成,分三级管理:
❶卫生部直属事业(企业)单位计划,由国务院或其授权部门管理。
❷省级地方卫生事业计划,由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管理。
❸县级卫生事业计划,由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管理。
卫生事业计划的综合平衡 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是正确处理卫生事业外部和内部各项重要比例关系,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之间的关系,求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防病治病需要之间的平衡,以保证卫生事业有计划地协调发展。为此,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❶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有一定的财力、物力作保证,而这些都取决于国家能够安排多少卫生基本建设投资和卫生经费,能够提供多少医疗器械、设备、材料和药品,能够输送多少医药卫生人才。因此,制定卫生计划必须作好卫生事业发展与财力、物力、人力增长之间的平衡,根据经济建设可能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安排卫生事业的发展。
❷人口增长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关系。人口增长要求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这就决定了卫生事业与人口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中国卫生事业的现状与十亿人口的大国很不适应,1982年每千人口平均仅占有病床2张,医师0.85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是比较低的,必须加快发展。
❸卫生事业内部城乡之间的比例关系。中国农村人口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解决好八亿人口的医疗卫生工作始终是中国卫生工作的重大问题。安排卫生事业计划时,在各类卫生机构建设、病床发展、卫生基本投资、卫生经费、卫生人员分配等方面,农村要保持一定比例,以保证农村有医有药。
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力量的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和医疗卫生力量的配备,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注意农村、城市、工矿区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促进各地区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中国已基本形成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够普及,门诊集中在少数大医院,农村主要是老(老革命根据地)、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边境地区)、山(贫瘠山区)地区医疗设施和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人民群众疾病多,需要有计划地加强。
❺卫生人员构成的比例关系。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医疗卫生事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卫生事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卫生人员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需要合理安排各种人员的比例,如高级、中级、初级卫生人员,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教学、科研人员的比例,以及医疗临床各科人员的比例,医师、护士的比例,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的比例等。对各种比例关系,都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作好综合平衡,使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卫生事业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编制卫生事业计划应根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对卫生工作提出的任务,并对以下因素的具体分析:
❶通过总结上一个计划期的计划执行情况,掌握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已达到的水平,找出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作为今后发展的依据。
❷了解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的现状和水平及发展速度。
❸调查研究人口增长情况,人民群众疾病状况,人民群众对防治疾病的要求等。
❹对未来计划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趋势的宏观预测,尤其是对工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财政收支预算、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等的预测,分析能够用于发展卫生事业的能力。根据以上各种因素的分析,研究确定计划期发展卫生事业的目标、规模、速度、重要比例关系以及各项发展指标。编制卫生事业计划采取上下结合、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长期计划和中期计划先由国务院下达计划控制数字,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自下而上,逐级编制计划草案,报送国家计划委员会,与此同时,省、市、自治区将本地区的行业计划(部门)草案分别抄送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门将主管行业(部门)计划草案的有关部分,抄送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部门计划草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编制全国计划上报国务院,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后下达。年度计划先由基层单位编制计划草案,按隶属关系逐级上报,逐级综合平衡,经批准后再逐级下达。长、中期计划在计划期开始前一年,年度计划在开始执行前三个月,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后下达。卫生计划下达后,各单位要订出具体实施计划,并发动职工讨论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定期上报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反映计划执行中的问题,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应经常督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遇有重大情况变化,难以实现原定计划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 卫生法规   卫生事业费与管理 ☛
000141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