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广播
通过地球人造卫星传输广播与电视节目的装置及其技术。7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大众传播新技术,是在通信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卫星位于距地球表面大约三万六千公里高空的对地静止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恰好等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从地面看上去,好象是静止的,犹如矗立在太空中的一座电视发射高塔。1974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广播卫星,此后,加拿大、原苏联、日本也先后发射了广播试验卫星。卫星广播分个体接收和集体接收两种服务标准。经济发达而领土不很大的国家,如日本、西德等国,发展卫星广播是从个体接收入手的。用户在普通电视机上装上一个直径不到一米的抛物面接收天线和转换器(约需四、五百元),就可收听收看卫星播送的节目。集体接收方式,是发射一颗中等功率广播卫星,地面用直径为2.3米的抛物面接收天线和转换设备,将卫星发来的节目信号接收下来,然后用电缆分送给用户电视机,或用小功率发射机转发出去覆盖附近地区。根据国际卫星组织的规定,目前,卫星广播使用的频段主要有三个:700兆赫、2.5千兆赫和12千兆赫。根据国外卫星广播计划,除原苏联使用700兆赫、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的广播卫星均采用12千兆赫频段外,其他多数国家卫星组织使用2.5千兆。我国发展卫星广播采用K频段。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通信卫星的功率小(五到八瓦),送到地面的电波弱,因而地面接收站设备复杂,投资大。广播卫星的发射电力比通信卫星大得多,又把电波集成窄波束对准要覆盖的地区,传到地面的电波强,地面接收设备小,造价低。
卫星广播利用同步卫星上搭载的转发器把从地面送来的声音和电视广播信号收转后向预定地域播送。整个系统分为上行发射站。星载转发装置和地面接收设备三大部分。上行发射站把节目制作中心的信号发射给卫星;星载转发器接收后进行变频、放大再发射给预定点的广大地区;卫星广播服务面积大,传送环节少,不受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它的发展方向是增加转发器功率,以简化地面接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