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卡莱茨基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Kalecki, Michael,1899—1970)提出的关于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积累与社会消费的关系的理论。卡莱茨基认为,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的经济增长模式并不存在,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国家计划控制产品的价格和工资,保证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最充分地利用国内生产潜力。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中央集中计划,其核心问题是确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是确定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发展速度。为此,计划决策者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提高生产性积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将提高短期内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从长期来看,这也将提高国民收入的绝对水平;但是,提高生产性积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将导致短期内的消费水平停滞甚至下降。所以,短期内的积累与消费的矛盾,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近期消费与将来消费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如果忽视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甚至脱离现实的可能性,企图达到高速度发展,这种高积累率不仅会严重影响短期消费,也会影响积累效率,从长期来看是得不偿失的,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社会主义经济中积累率、发展速度等战略目标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