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卜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卜筮 卜筮筮,shì。用龟甲和蓍草同时占卜。蓍,又称锯齿草。《小雅·杕杜》四章:“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礼记》: “龟为卜; 策为筮。”策,占卜用的蓍草,又称锯齿草。毛《传》:“卜之筮之;会人占之; 迩,近也。”郑 《笺》:“偕,俱;会,合也。或卜之或筮之,俱占之合言于繇为近。征夫如今近耳。” ☚ 卜 八 ☛ 卜筮(一) 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珓合称卜筮。《易·系辞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礼记·曲礼上》:“龟为卜,䇲为筮。 卜筮者, 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 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亦作“卜”。 《周礼·春官·占人》:“凡卜, 君占体, 大夫占色, 史占墨, 卜人占坼。”郑玄注:“, 音筮。” (二) 以占卦为业的人。 《后汉书·彭宠传》:“其 (彭宠) 妻数恶梦,又多见怪变,卜筮及望气者皆言兵当从中起。” 卜筮【同义】总目录 卜筮泰筮 卜筮泛指占卜。《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不去者,医药、~、种树之书。” 占卜 占卜占(占算;玩占) 卜(卜占;行卜;问卜;枚卜) 贞(贞卜;贞龟;率贞) 兆(兆占) 观(观占)筮(策筮) 逢(逢占) 卦(蓍卦)繇 揆课 问龟 龟筮 课易 谈星 ☚ 推断吉凶 占卜吉凶 ☛ 卜筮 卜筮古代风俗。用甲骨者称卜,用蓍草者称筮,统称卜筮。用以预测吉凶。殷商甲骨文,即为当时问卜遗物。周设卜师,即掌此事。《史记·龟策列传》由褚少孙补入的卜筮内容,涉及生活诸多方面。据《史记· 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就曾卜于长安东市。王充《论衡·卜筮》则专评卜筮,足见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之大。 ☚ 信预兆 相面 ☛ 卜筮 232 卜筮古代占卜方法。卜指以火灼龟甲得兆,筮指以蓍草得兆。现则泛指占卜。 ☚ 转格栏 圆梦 ☛ 卜筮 卜筮古时用来预测吉凶的方法。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卜是用火灼龟甲取兆。《尚书·洛诰》: “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传》中解释道: “卜,必先墨画龟,然后灼之,兆顺食墨。”“筮”是用蓍草揲演奇偶而定爻卦,作为预测之据。按古代礼制,卜筮时所用的龟甲与蓍草,大小和长短是有严格规定的。天子、诸侯、卿大夫逐级递减。 ☚ 明堂 腊祭 ☛ 卜筮 卜筮我国古代占问吉凶的方法之一。“卜”通常指用龟甲和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进行占卜;“筮”指用蓍草进行占卜。“卜”与“筮”二者往往同时采用,故连称为卜筮。今所见到的商周甲骨文, 就是当时占卜的文字记录。秦时,朝廷设太卜官,专主占卜。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发现有卜骨, 说明当时卜筮使用的广泛性。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曾利用人们对占卜的迷信,进行组织发动工作。刘邦等起事于沛,也曾通过卜筮来推举首领。汉初天下始定,占卜术之精微深妙,多所遗失。刘恒入据汉天子, 曾卜得“大横”,此后卜官在汉朝廷倍受重视。汉武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太卜则“大集”。东汉之世,谶纬迷信泛滥,占卜术更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如“逢占”(“逢人所问而占之也”)、“挺专”(“折竹卜也”)、“孤虚”(利用天干地支搭配日辰占卜)、“元气”(阴阳占验术)、“六日七分”(用《易》占卜)等,均为当时流行的占卜方式。以后各代,卜筮活动一直长盛不衰。甚至科学昌明的今天, 在世界上仍然有人使用这种古老的方法进行决策。 ☚ 方术 鸡卜 ☛ 卜筮bu shifortune-telling 卜筮占卜吉凶。用龟甲、兽骨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望山1号墓竹简所记卜筮,有先筮后卜之例,但《左传》所记亦有先卜后筮之例。《左传》僖公四年:“卜之不吉,筮之吉。”僖公二十五年:“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筮之。’遇大有之睽。”《周礼·天官·筮大》:“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礼记·曲礼上》:“卜筮不过三,卜筮不相袭。龟为卜,笑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 卜筮古代占卜时,用龟甲卜卦称卜,用蓍草卜卦称筮,合称卜筮。也泛指推算、预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