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博物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博物志

博物志

书名。西晋张华撰,宋周日用等注。十卷。有山川地理知识、历史人物传说,有奇异木草虫鱼、飞禽走兽、神仙方技故事,其中保存了不少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古代神话、传说,如《八月槎》、《异香》、《猴玃》、《汉武帝好仙道》、《刘玄石一醉千日》。

☚ 曹娥碑   异香 ☛
博物志

博物志

志怪笔记。西晋张华撰。十卷。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及古今琐闻杂事,间及神仙方术。多取材于古书。文辞甚疏略。原书已佚,今本系后人搜辑编成。通行刊本甚多,以《纷欣阁丛书》本、《稗海》本较好。今人范宁撰《博物志校证》,校勘最善。有中华书局1980年本。又宋李石作《续博物志》十卷,补张华所未备,可参考。

☚ 列异传   古今注 ☛
博物志

博物志

西晋志怪小说集。张华撰。《隋书 ·经籍志》、两《唐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十卷。《郡斋读书志》尚著录有周日用注,《直斋书录解题》还著录有卢氏注六卷。今本亦作十卷。有明叶氏刊本、士礼居重刊叶氏本、龙溪精舍重刻本、《四部备要》本;又《古今逸史》本、《广汉魏丛书》本、《格致丛书》本、《稗海》本、《快阁藏书》本、《秘书廿一种》本、《增订汉魏丛书》本、《百子全书》本;又《纷欣阁丛书》本附周心如补二卷;又《指海》本、《丛书集成初编》本附钱熙祚辑逸文一卷;又1980年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范宁《博物志校证》本,且辑佚文二百余条。是书《自序》谓:“余视《山海经》及《禹贡》、《尔雅》、《说文》、地志,虽曰悉备,各有所不载者,作略说。出所不见,粗言远方,陈山川位象,吉凶有征。诸国境界,犬牙相入。春秋之后,并相侵伐,其土地不可具详,其山川地泽,略而言之,正国十二。博物之士,览而鉴焉。”可知此书主要内容属地理博物体志怪,当然也记有一些杂说杂物和非地理博物性的异闻传说。分三类来谈:(1)地理博物故事。所记皆为山川物产、外国、异人、异俗、异产、异兽、异鸟、异虫、异鱼等。如写异人者,《奇肱》说其“民善于拭扛,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风远行。汤时西风至,吹其车至豫州。汤破其车,不以视民。十年东风至,乃复作车遣返。而其国去玉门关四万里。”(卷二《外国》)与《山海经》所记,别有异趣。所谓“飞车”,用现代科学语言来称谓,就应该是“宇宙飞船”或“飞碟”。可能当时有外星人或外域人,飞抵中国。《海中》说其国在海中,皆女子,“其身如中国人,衣两袖,长二丈。得一破船,随波出在海岸边,有一人项中复生面,与语不相通,不食而死。”(同上)此皆奇特,自有新鲜处。如记异兽者,《蜀山猴玃》说蜀中高山上有一种名为猴玃的怪兽,伺行道妇女有美貌者,“辄盗之以去”而为“室家”(卷三《异兽》)。所写为玃窃妇人,其故事不见他书载,但这种异事西汉《焦氏易林》即载有“大玃盗我媚妾”事。《吴越春秋》有猿盗妇人事。这些奇异化的情节,为后世作家创作此类有声有色的志怪传奇小说,开了先路。(2)奇闻异事之类故事。如卷七《异闻》所记的三个死人复生故事。其一为《汉冢宫女复活》,写汉末关中大乱时,有人“发前汉时冢者,人犹活,既出,平复如故……”其事又见郭璞《山海经·海内西经》注、《搜神记》卷十五,是西晋有名传说。其二为《范友明奴》写范友明墓中女奴复活后“游走于民间”事。其三为奚侬恩四岁幼女病殁后“埋葬五日复生”事。复生传说,六朝极多;本书前,《列异传》已有“史均复生”,《搜神记》卷五亦载(作史姁)。死人复生是重要的幻想情节,它在后世许多作家手里演饰成动人的悲欢离合故事。又如反映最高统治者淫乱的《夏桀》,写桀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十旬不出听政,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宫谷”(卷七)。反映天助明君的《晋文公》,写大蛇挡住晋文公所行之道,文公修德,使吏守蛇,吏梦“天杀蛇”(同上)。还有《姜太公》写太公为灌坛令,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事;《千日酒》写刘玄石饮中山酒家千日酒而醉死三年复醒事(卷十)等等。这些“奇闻异事”除《千日酒》、《不死酒》之外,故事多为简略,且迷信色彩较浓,可观者不多。(3)神话传说故事。这是《博物志》中思想和艺术价值较高的部分。如卷十的《八月槎》,说天河与海通,有人乘木筏从海到天河见织女、牵牛事,是牛女神话的侧面传说。故事优美动人,它通过浪漫主义手法,对天象作了形象化的解释,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探索精神(详评参见《八月浮槎》条)。《天门郡诛蟒》讲的是妖蟒为祟,不少人被蟒蛇吸吞,还以为是升了仙,后来被一智勇双全的人用智识破妖蟒的行藏,而终铲除之(卷十)。“故事本身便是一段神话,神话当中又包含有破除迷信的意味”(袁珂语),很值得称道。《博物志》突破了地理博物体志怪专记山川动植物、殊方异族的题材范围,大有使地理博物体志怪向杂记体小说转化的趋向,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小影响。胡应麟就说“《博物》,《杜阳》之祖也”(《九流绪论下》)。宋代李石曾作《续博物志》,明代游潜也作有《博物志补》等。

☚ 张华   弱水西国香 ☛

博物志

博物志

隋前志怪小说集。林登撰。未见著录。《太平广记》卷二一○引佚文一则,即《黄花寺壁》;又卷三七五引《汉宫人》一则,注“出《博物记》”,不知是否与此一书。王汝涛主编《太平广记选》(续)暂定为南朝作品,从《黄花寺壁》所记壁画成魅作祟事看,此书可能是反映各种奇物异闻的;但描写较为细致,似不类张华的《博物志》,参见《黄花寺壁》条。

☚ 林登   黄花寺壁 ☛

博物志

又称《博物记》。古小说。西晋张华(232—300)撰。十卷。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少时家贫,好学不倦。年轻时曾写《鹪鹩赋》,阮籍称赏。仕晋官至司空。后被赵王司马伦所杀。在魏晋之际政治、文学活动中,张华是个重要人物。据传原书四百卷,后删成十卷。又或非出自张华之手,系后人博取杂采诸书而成,皆无凭据,今见者确非原帙,散佚特多。今见之十卷本,又分二系,一是分三十九目,除单行外,收入《古今逸史》、《广汉魏丛书》、《格致丛书》,《稗海》、《快阁丛书》、《秘书二十一种》、《增订广汉魏丛书》、《百子全书》。一是黄丕烈《士礼居丛书》本,又收入《指海》、《龙溪精舍丛书》。黄氏所刻不分细目,与前者次第迥异,段目分合多有不同,至内容则一致。其它如《类说》、《说郛》、《旧小说》等诸本皆节录不全。辑佚本则有马国翰、王仁俊等五种之多。唯其今人范宁《博物志校证》辑佚二百余条,收罗甚备。其内容驳杂,有山川地理知识,有历史人物传说,有奇异的草木虫鱼以及飞禽走兽的描述,也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故事,书中保存不少古代神话传说材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人物颇有参考价值。其中关于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故事、蜀南高山上狝猴盗妇女的故事,为他书所未载,有助于理解和探索七夕牛郎织女神话与《西游记》故事传说的演化及其源流。原书流传年代久远,字句脱误甚多,不堪卒读。北京图书馆藏有明弘治刻本。范宁以《秘书二十一种》本,参照他本互校,后附校勘记、佚文、历代书目著录、提要、前人刻本序跋和后记等资料,可供研究参考。中华书局于一九八○年出版。

博物志

博物志

书名。西晋张华撰。10卷。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涿州)人。官至右光禄大夫,封广武侯,后被赵王伦所害。张华好观秘异,捃采天下遗逸,自书契之始,考验神怪及世间闾里所说,撰《博物志》400卷。是书内容繁杂,但多不可靠。有山川地理知识,有历史人物传说,有奇异的草木虫鱼和飞禽走兽,也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故事。其中保存了很多古代神话材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人物颇有参考价值。关于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和蜀南高山上猕猴盗妇女等事,为他书所未载,有助于理解和探索七夕牛郎织女神话与《西游》故事传说的演化及源流。今有宋周日用等注《博物志》10卷本,收入《古今逸史》、《四库全书》、《百子全书》、《四部备要》、《指海》等; 清周心如案并辑补《博物志》10卷补2卷,收入《纷欣阁丛书》; 清王谟辑本1卷,收入《重订汉唐地理书钞》; 清王仁俊辑佚文1卷,收入《经籍佚文》; 清钱熙祚辑逸文1卷,收入《指海》。

☚ 汉皇德纪   张公杂记 ☛
博物志

博物志

书名。西晋张华撰。10卷。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涿州)人。官至右光禄大夫,封广武侯,后被赵王伦所害。张华好观秘异,捃采天下遗逸,自书契之始,考验神怪及世间闾里所说,撰《博物志》400卷。是书内容繁杂,但多不可靠。有山川地理知识,有历史人物传说,有奇异的草木虫鱼和飞禽走兽,也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故事。其中保存了很多古代神话材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人物颇有参考价值。关于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和蜀南高山上猕猴盗妇女等事,为他书所未载,有助于理解和探索七夕牛郎织女神话与《西游》故事传说的演化及源流。今有宋周日用等注《博物志》10卷本,收入《古今逸史》、《四库全书》、《百子全书》、《四部备要》、《指海》等; 清周心如案并辑补《博物志》10卷补2卷,收入《纷欣阁丛书》; 清王谟辑本1卷,收入《重订汉唐地理书钞》; 清王仁俊辑佚文1卷,收入《经籍佚文》; 清钱熙祚辑逸文1卷,收入《指海》。

☚ 汉皇德纪   张公杂记 ☛
博物志

博物志

博物学文献。原题晋张华撰。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涿州)人。幼年家贫,因才优学博,见知于名土阮籍,声名日甚。历任晋太常博士、著作佐郎、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太子少傅、宰相等职,是魏晋之际政治旋涡中的重要人物。后为馋臣谋害而死。张华以“博物洽闻”著名当世。《晋书·张华传》记述:“(华)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能解释人所不知之异闻异事”。《博物志》一书,当著于张华三十岁至五十岁之间。《张华传》又称“华著《博物志》十篇”,行于世。一说张华原著为四百卷,晋武帝认为繁芜,删为十卷(见苻秦王嘉《王子年拾遗记》),一说今本《博物志》为北魏常景所删正(见《魏书·常景传》)。但无论何说,今传《博物志》已非张华原璧。一、今本虽仍标十卷,但每卷仅聊聊数十条,文字内容零碎过甚,成篇颇为勉强;二、其它古书引用标明出于《博物志》者但又不见于今传本之异文达二百余条。可见《博物志》之原文应当很多,晋武帝嫌其繁芜而令人删节之说,不为无据。
《博物志》旧入“小说类”,实为笔记式博物学著述。叙说的内容包括山脉河流、土地物产、风俗人民及医药方伎、草木鸟兽虫鱼等等知识以及神仙故事、历史人物,种种异闻趣事等,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及社会人事种种事物和现象的描述、认识与解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程度与科学思想发展的水平。其中有不少非科学的、牵强附会的描述与解释,如“麒麟斗而日蚀,鲸鱼死则彗星出”,“蜥蜴或名蝘蜓,以器养之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捣万杵,点女人支(肢)体,终年不灭。唯房室事则灭,故号守宫”(卷四)等等。但也有许多记述,富于科学的价值,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与科学思想史的重要材料,如记临邛火井,“从(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热,盆盖井上,煮鹵得盐……酒泉延寿县南山名火泉,火出如炬”(卷二);记积油自燃,云“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武帝泰始中武庫火,积油所致”(卷四)云云。
《博物志》一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仿其体例续作的很多,有的仍名“博物志”,如宋代李石《续博物志》、明董斯张《广博物志》,有的名为“异物志”等,从而形成一个门类的学问,统称“博物学”。它是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文学之间的专以记问异闻异事异物为内容的一门学问,对于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过重要的催进作用。
唐宋以后,《博物志》的刻本很多,各种丛书多收入。古注有宋代周日用等人的《博物志注》,清代有薛寿曾的《博物志疏证》。但旧刻本错讹之字甚多。今人范宁著《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校正文字,搜辑佚文,考较版本源流,周全精审,是目前最有参考价值的一个版本。

☚ 淮南万毕术   古今注 ☛
博物志

博物志

(西晋)张华撰。10卷。多取材于古书,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及古代琐闻杂事,也宣扬神仙方术。其中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记载等,颇有资料价值。原书已佚,今本由后人搜辑而成。宋李石有《续博物志》10卷。中华书局1980年据范宁校本出版,后附校勘记、佚文、历代书目著录、提要等资料。

☚ 百科全书、类书   修文殿御览 ☛

博物志

十卷。晋张华 (232—300)撰。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人。西晋文学家。张华少孤苦贫穷,曾以牧羊为生。魏末曾任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入晋后任黄门侍郎。晋武帝与羊祜等共谋伐吴,遭群臣反对,张华力排众议,以为势在必伐,后以平吴有功封广武侯。惠帝时,历任太子少傅、司空等要职。后因拒绝参与“八王之乱”,被赵王伦所杀害。张华博学多才,雅爱书籍,遇害后家无余财,惟文史典籍充实盈箧。工于诗赋,未知名时,曾著《鹪鹩赋》,寄托自己之志,阮籍读后赞曰:“王佐之才也。”后名重一时,晋之仪礼宪章多出其手。现存诗三十余首,原有文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张司空集》传世。据王嘉《拾遗记》卷九,言张华:“捃采天下遗逸,自书契之始,考验神怪,及世间闾里传说,造《博物志》四百卷,奏于武帝。”晋武帝司马炎认为书中“记事采言,亦多浮妄”,删为十卷。所记皆异境奇物及古代琐闻杂事,有重见于《列子》、《搜神记》、《抱朴子》、《续齐谐记》等书者,疑是后人缀辑而成,已非张华原作。《博物志》内容记有山川地理、飞禽走兽、草木虫鱼、人物传说以及方士神仙故事,显示出它“博物”的特点,特别是那些全无故事性的杂考、杂物,又说明了它的芜杂。但它又记载了故事性很强的非地理博物性的传说,如《八月浮槎》、《东方朔偷桃》等,增强了它的小说性。鲁迅评价此书是“刺取故书,殊乏新意”,(《中国小说史略》)价值较小,因此《博物志》开始入杂家类(《隋书·经籍志》),两《唐志》改入小说家类。虽然如此,但《博物志》仍不失为志怪小说中独具特点的一种体裁,对后世也很有影响,形成文言小说的一个流派。今存宋周日用、卢氏注十卷本、明叶氏刊本、士礼君重刊叶氏本、龙溪精舍重刻本、《四部备要》本、《古今逸史》本、《广汉魏丛书》 本、《格致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稗海》本、《快阁藏书》本、增订 《汉魏丛书》本、《子书百家》本、又纷欣阁丛书本附(谱)周心如补二卷,又指海本、《丛书集成二初编》本附(清)钱熙祚辑逸文一卷、1980年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范宁校证本。

博物志

博物志

晋张华撰。共四卷,包括山川地理、人物考记、神话传说、草木虫鱼鸟兽及神仙方术等。其中涉及古越人的居住、嗜食、僚人的生活习俗、南方诸民族图腾崇拜遗俗等。对研究古代壮族先民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习俗有参考价值。收入《古今逸史》、《说郛》中。

☚ 异物志   南方草木状 ☛
博物志

博物志

笔记小说,西晋张华撰,10卷。该书仿《山海经》体例,多采古书,分类记载异物、奇境、殊俗、琐闻等,多为神仙方术故事,亦有真实的方土资料,是研究汉代方域特产异物、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原书已佚,今本系古人从各种古籍所引中辑出,清代周心如又有辑补2卷,王仁俊有辑佚文1卷。今中华书局出版有校正本。

☚ 列仙传   拾遗记 ☛

《博物志》bo wu zhi

A Treatise on Curiosities→张华 (Zhang Hua)

博物志

十卷。晋张华撰。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及古代琐闻杂事。其中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记载,颇有价值。是书原本散佚,后人掇取诸书所引杂采其他小说补足。宋李石又作有《续博物志》十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