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笃(dǔ)志:志趣专注。切问:恳切求教。广泛学习,志趣专注,恳切求教,多思考眼前的问题。《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例】专心致志地学习,积累知识充实自己;努力工作,报效祖国,是我们最好的回答。“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们的努力同样是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我们肩上的重任并不比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抵御外敌来得轻松!(鲁学博《“五·四”精神不朽!》) 又作〔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例】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功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笃志: 志趣专注。切问: 恳切求教。近思: 好思。指学识广博,志趣专注,求教恳切,勤于思考,是治学的四个要点。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例] 有思涉者,必益之以舟航,若曰一岁之思,不如一日之学也。其后子夏得此道,~。(宋·晁说之《答张直儒先辈书》)|好笃则自力汲汲,孜孜而无间断,乃能有进。子卜子所谓“~”者,乃为学之要道也。(元·吴海《近道斋记》)|“~,仁在其中矣”。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是不能偏废的。这不正是今天我们所强调的理性认识吗?(罗小玲《谈孔子思想在哲学教学中的应用》) 也作〖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宋·朱鉴《文公易说》卷一六:“会到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处,皆可谓之仁。如~,能如是则便可为仁。” 减作〖博学而笃志〗 宋·苏辙《论语拾遗》:“君子无所不学,然而不可胜志也,必有所一而后可。志无所一,虽博犹杂学也。故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