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御苑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西段。遗址的主体部分为一条石渠,目前清理出的部分蜿蜒长约180米,其由北而南,急转而东连接一作弯月形的大石池,再由石池西出,贯穿整个遗址。渠两壁用石块垒砌,口宽1.34至1.4米,底宽1.3米,现存最高1.17米,渠底铺砌冰裂纹状的石板,其上密排灰黑色的河卵石,其间还用黄白色的大型卵石疏落点布。已揭开部分有三个“斜口”和由两个弧形大石板筑成的“渠陂”,可用于限水,使流水通过时涌出浪波。弯月形水池位于石渠东端、南北宽7.9米,南北与石渠相接,东西两侧砌石墙,底铺石板,中以两列直竖的大石板分隔3间,上部原座有构筑物。石渠两部有一长1.3米的大平板石桥,侧边铺小石板为踏步。这一遗址保存完好,规模宏大,是认识两千多年前汉代宫城制度的难得资料,也为探寻南越国宫署的确切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连同遗址内出土的万岁瓦当及带文字的板瓦、筒瓦等大量遗物,对考察南越国高超的建筑技术与手工艺水平,深入研究南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也不无裨益。遗址上层还发现晋至明清时期的居址、灰坑、水井等遗迹,出土大批陶瓷器、玻璃器和铜器,对研究广州城市发展史也有主要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