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南瓜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 ![]() 南瓜nánguā一年生草本植物,爬蔓,花黄色。果实也叫南瓜,扁圆形或长圆形,是常见蔬菜。 南瓜(nán ·guā)<名>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心脏形,花黄色。果实也叫南瓜,扁圆或长圆形,可作蔬菜,种子可以吃,也可入药。“瓜”在这个词里作词根,体现它原本的语素意义,应读本音guā,不宜读轻声。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瓜瓠 > 南瓜 南瓜 nánguā 俗稱“倭瓜”、“番瓜”、“飯瓜”。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呈五棱形,中空,節節有根;其葉綠而有毛,大如荷葉;八九月開黄花,結瓜正圓,大如西瓜,可食;種子可入藥,亦可榨油。原產南亞地区,經閩浙傳入我國内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三·南瓜》:“〔集解〕時珍曰:‘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二月下種,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八九月開黄花,如西瓜花,結瓜正圓大如西瓜,皮上有稜,如甜瓜,一本可結數十顆。’”
南瓜 南瓜【同义】总目录 南瓜番瓜 瓜 瓜瓜(菜~;丝~;西~;甜~;金~;冬~;顶~) 土芝 ☚ 荤菜 果实 ☛ 南瓜cushaw夏季蔬菜蜜源植物。学名Cucurbita moschata (Duch.) Poiret。别名番瓜、倭瓜、饭瓜。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茎粗壮,匍匐于地面, 节部常生根。单叶互生, 叶掌状五裂。花单性, 雌雄同株, 花冠钟状, 黄色。蜜腺位于花冠内子房基部或雄蕊基部。瓠果, 重可达25千克。
(a)
(b) 南瓜花粉粒 南瓜花粉粒圆球形,直径为90~150微米,具散孔,孔数约11~13个,大小为20微米,具孔盖,盖上具刺和颗粒状雕纹。外壁表面具刺状雕纹,刺分布均匀,长为4~5微米,刺末端渐尖,刺间表面具细颗粒。(见图) 南瓜pumpkin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中叶片具白斑、果柄五棱形的栽培种,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学名Cucurbita moschata Duch.,别名中国南瓜、番瓜、倭瓜、饭瓜等。染色体数2n=2x=40(~48)。每100克鲜果含水分91.9~97.8克、碳水化合物1.3~5.7克、胡萝卜素0.57~2.4毫克等营养成分。嫩果或成熟果作菜、作馅料。种子含油量达50%以上,可加工成干香食品。
南 瓜 类型和品种 按果实形状分成两个变种。 圆南瓜(var.melonaeformis) 果实扁圆或圆形,果面多有纵沟或瘤状突起,果实深绿色,有黄色斑纹。如湖北的柿饼南瓜,甘肃的磨盘南瓜,广东的盒瓜,台湾的木瓜形南瓜等。 长南瓜(var.toonas) 果实长,头部膨大,果皮绿色有黄色花纹。如山东的长南瓜,浙江的十姐妹,江苏的牛腿番瓜等。 生长发育和果实形成 南瓜的生长发育过程分四个时期:❶发芽期:种子萌动至子叶展平,第一片真叶显露,约10天左右。种子发芽温度在13~35℃,适温为25~28℃。 ❷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显露到第五片真叶展开,历时约30天。主侧根生长迅速,每日可增长4~5厘米。真叶陆续展开,茎节开始伸长。此期末开始出现卷须,早熟品种可出现雄花蕾,有的出现雌花和分枝。 ❸抽蔓期:第五片真叶展开至第一雌花开放,约10~15天。茎的生长速度加快,雄花陆续开放,为生长盛期。植株生长温度15~30℃,不耐轻霜。 ❹结果期:第一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茎叶生长与开花结果同时进行,约50~70天。此期根系增长速度逐渐降低,果实各种组织结构分化形成。同化产物向果实转运。果实生长适温25~27℃。南瓜生长速度快,叶面积大,蒸腾强度高,约500克·米-2·小时-1(g·m-2·h-1),蒸腾系数为700~800。因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根的渗透压日间为7.2~13.5个大气压,夜间为4.8~12.0个大气压,故南瓜对土壤湿度的要求不太严格,有较强的抗旱力。在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授粉不良。南瓜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强度的要求较高,光饱和点45 000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 500勒克斯。在空气含CO20.04~0.05%、温度为22.4~24.8℃、光照强度10 000勒克斯时,幼叶的光合强度为1.2~1.3CO2毫克·分米-2·小时-1(CO2mg·m-2·h-1)。 栽培技术 南瓜在中国多为一年一茬,行露地直播或育苗移栽。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13℃以上时,开始露地直播,要使幼芽在断霜后出土。南瓜种子在温水中浸种4~6小时后,置26~30℃处催芽。当胚根伸出种皮2~3毫米时,选晴天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苗床管理见黄瓜。 栽培南瓜需2~3年轮作。喜微酸性土壤(pH值为5.5~6.8)。对土质要求不严,以砂性土或壤土为宜。每生长1 000公斤果实,吸收氮3.92公斤、磷2.13公斤、钾7.29公斤。结合春耕(或秋耕)施用基肥,生长期内需分期追肥。栽植密度一般行距130~150厘米,株距40~50厘米,早熟品种或单干短蔓整枝的可稍密植。主蔓生长到40~50厘米开始压蔓,每5~6节压一道蔓,结合压蔓进行摘心和摘除多余侧枝。南瓜较耐旱,可根据当地雨水多少,及时进行灌溉和排水。南瓜为虫媒的异花授粉植物,多雨季节需人工授粉。 南瓜多食用成熟果实。开花后40~60天成熟采收。果实成熟标志:果皮变硬,绿色消失,呈现粉红色,果粉增多,果柄变黄。南瓜果实在5~10℃温度及70~75%的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能贮藏3~6个月。贮藏过程中果实的水分、糖及维生素类物质逐渐减少,纤维素增加。 选具本品种性状、无病虫的植株作种株。留第二(或第三)个正常雌花,人工隔离授粉,座果后疏去多余雌花。成片留种时,品种间隔离1 500~2 000米。种瓜成熟采收后放置10~15天,剖瓜取种,洗净,晾晒,于干燥冷凉处贮存。 病虫害及防治 有角斑病(Septoria cucurbitacea-rum),为真菌病。在叶片上因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淡褐色至白色、边缘明显的病斑,继而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病重时病斑连片,叶枯死。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附在病残体上土表越冬,借风雨传播。宜实行轮作; 加强水肥管理: 收后清除病残株烧毁或深埋; 发病初期喷洒代森锌、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等药物。此外还有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等(见黄瓜)。 南瓜药名。出《滇南本草》。又名番瓜。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Poiret的果实。我国各地广泛栽培。甘,平。入脾、胃经。消炎止痛,解毒,杀虫。 南瓜pumpkinCucurbita moschata Duch.,又称中国南瓜、饭瓜、番瓜、倭瓜等。古称金瓜。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2n=2x=40。原产亚洲南部。中国栽培普遍。茎蔓性。叶五角形,全缘或浅裂,有蜡粉。果形为长圆、扁圆、瓢形等,果面常有瘤状突起;成熟果表面有蜡粉;果柄五棱,果蒂膨大。喜温暖,适应性强。品种多,如大磨盘、枕头、黄狼、十姊妹等品种。春播,夏秋收获。育苗移植,露地栽培的于终霜后定植。以未熟果或成熟果作蔬菜。种子可炒食。 南瓜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四川共有4个种: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印度南瓜、黑籽南瓜。中国南瓜栽培最为普遍,品种繁多,产量高,品质优,香味浓,耐粗作,老、嫩果实均可菜用,是春、秋两淡季的重要蔬菜,2月~3月育苗定植,5月~6月始收嫩瓜; 美洲南瓜又称西葫芦,早熟栽培,以嫩果菜用; 印度南瓜又称笋瓜,栽培较少; 黑籽南瓜仅攀枝花市有少量种植。1994年全省南瓜栽培面积约5万亩,产量7.5万吨。 南瓜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茎蔓生。叶掌状5裂,卷须有3~4个分叉。花单性,雌雄异花同株。瓠果,种子千粒重81~119 g。栽培南瓜分中国南瓜、笋瓜和西葫芦3个种,均起源于美洲,有2000多年栽培史。中国南瓜和笋瓜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8~32℃,西葫芦为15~20℃。生长期中国南瓜约为120天,西葫芦和笋瓜约为90天。 南瓜 南瓜nanguaCucurbita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