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泥湾精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泥湾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实现丰衣足食的革命精神。1941年春,八路军第359旅奉命开赴延安金盆区南泥湾,在渺无人烟的荒野,披荆斩棘,屯田垦荒。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战胜严重困难,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成为全军大生产的榜样。当时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359旅是第一个实现朱德总司令屯田政策的模范,对推动全军大生产运动产生重大影响。后来,群众把八路军在南泥湾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誉为“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359旅等单位在陕北南泥湾一面打仗,一面生产的革命斗争精神。
三十年代末,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边区的经济发生很大的困难,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扭转困难局面,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号召边区军民发展生产,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路军120师359旅及其它单位全体指战员积极响应号召,于1941年3月开赴延安东南百余里的南泥湾屯垦。全旅指战员在王震旅长的率领下,一手拿枪,一手拿镢,开荒种地,自办工厂,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富饶的“陕北江南”,全旅经费物资逐步自给并有结余,出色地完成了生产自给和保卫边区的任务。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继续发扬这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等单位在延安东南黄龙山地区南泥湾一面打仗,一面生产,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1939年后,日伪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对陕甘宁边区实施围攻封锁,边区经济发生极大困难。1941年3月三五九旅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旅长王震率领下,开赴南泥湾屯垦,开展大生产运动。他们开荒种地, 养牛喂羊, 自办各种工厂、商店和交通运输事业,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生产办法和制度。经过几年辛勤劳动,共开垦耕地35万多亩,打窑洞1000多孔,盖平房600多间,自制家具1万多件。将荒芜的南泥湾,改造成“陕北江南”。全旅经费物资自给率,1941年为78.5%,1943年为93.3%,1944年不仅全部自给,而且可以积余一年,并开始向边区政府上缴公粮。成为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的典范,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 一分减息   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

南泥湾精神nan ni wan jing shen

Nanniwan spirit (the spirit of hard work of the 359th Brigade of the Eighth Route Army,which was stationed at Nanniwan,Yan'an,in its struggle for self sufficience in food and clothing amid great hardship in the years of 1941~19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