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汉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汉书 纪传体国别史。全书十八卷,又有《南汉书考异》十八卷。清人梁廷楠撰。二书最终成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 梁廷楠,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生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卒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广东顺德县人。历任澄海县教谕、广东海防局总纂、内阁中书等职。曾参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广州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斗争。又勤于治学,平生著作甚富,除《南汉书》及其《考异》外,尚有《南汉文字略》、《南汉丛录》、《南越五主传》、《东坡事类》、《粤道贡国说》、《粤海关志》、《夷氛闻记》、《海防汇览》、《藤花亭书画跋》、《金石称例》、《论语古解》等三十多种。 《南汉书》仿正史体例,为五代十国时期南宋割据政权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十八卷,计有本纪六卷,列传十二卷。本纪记事起自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下止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南汉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刘岩称帝,至宋开宝四年(971年),后主刘鋹降宋为止,前后经历五十五年间,共有四帝,即高祖、殇帝、中宗、后主。本纪之首为高祖之父《烈宗本纪》,《高祖本纪》分二篇,《后主本纪》分二篇。另外,《烈宗本纪》前有梁廷楠对南汉诸帝的评语,为诸帝本纪的论赞。列传的名目有《后妃传》、《诸王公主传》、《诸臣传》、《轩辕、胡、林、古、何、梁、杨、吴、丁诸人传》、《女子传》、《宦官传》、《方外传》、《叛逆传》、《外传》等九种。其中《诸臣传》有五卷,《宦官列传》二卷,《轩辕、胡、林、古、何、梁、杨、吴、丁传》与《女子传》,共为一卷。《叛逆传》与《外传》共为一卷,其余各篇为一卷。共计列传十二卷,记载了有关南汉史事的一百七十八人的事迹。 在历史上有关于南汉历史的著作,除宋人胡宾王的《刘氏兴亡录》和周克明所撰未竟的《南汉国史》,皆已失传外,现存的有宋人路振的《九国志》、清吴任臣的《十国春秋》、刘应麟的《南汉春秋》和吴兰修的《南汉纪》。其中,《九国志》是辑本,虽有列传一百三十六篇,但对于南汉历史的记载不多。《十国春秋》虽为研究五代十国的重要史籍,但它侧重于南唐和吴越,对南汉记载较少,而且有不少错漏之处。《南汉春秋》则大多因袭《十国春秋》之旧文,史料价值不大。《南汉纪》不仅成书晚于《南汉书》而且只限于南汉五主的记载。因此,梁廷楠的《南汉书》是迄今为止对于南汉历史记载最为详备的史籍。而且,梁廷楠在编撰此书的过程中,把史料考证的札记,编成《南汉书考异》十八卷。梁廷楠在此书中,引用的新旧两《唐书》、新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十国春秋》、《五国故事》以及广东地方志等近百种古籍中有关南汉历史的史料,并对前人的记载加以比较和辨别异同,从中择出最详确者,作为《南汉书》中所述史事的根据。因此,《南汉书考异》也保存了许多有关南汉历史的重要史料,与《南汉书》同为研究南汉历史颇有价值的史学著作。清人何太清曾评论过《南汉书》及《考异》二书,并载于《藤花亭十种·总序》中。他说:“南汉去今几及千载,霸图灰烬,文献无征,后人虽有撰录,类多择而不精,语而不详。章冉网罗散失,勒为成书,复稽同异,堪与放翁《南汉书》抗衡,今古可谓千秋绝业矣!” 《南汉书》的版本有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南越丛书》刻本,今有广东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的《南汉书》校点本行于世。此本是以伦庆常校本为工作底本,整理而成,书后且附有《南汉书考异》。 《南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书。清代梁廷 南汉书十八卷。考异十八卷。文字四卷,丛录二卷。清梁廷楠撰。梁廷楠(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清代广东顺德人。贡生,咸丰时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鸦片战争中,支持林则徐禁烟。学问广博、立著新颖,注意各国政治、历史状况的比较研究。著有《夷氛闻记》、《藤花亭诗文集》等。《南汉书》是仿效宋人陆游的《南唐书》而记述南汉的历史,并作了一些考证。但其叙述史实过于简洁,其文笔远在陆游之下,而且记述历史语杂猥亵,殊妨笔墨。如《后主纪》载其携波斯女,不时游幸,已可见其荒淫;而在《后妃传》又将波斯女列入,故有人云此书只可供词人点缀风景,何足入史。不过此书其余考订,亦自详核,文字之外,又附以丛录,对南汉历史的记载颇为完整。此书有道光九年 (1829) 刻本。 南汉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十八卷,附考异十八卷,清梁廷柟撰。此书虽然晚出,但出于作者广泛利用了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以及《九国志》、 《十国春秋》、 《四国故事》和有关的地方志等近百种古籍,并认真进行了汇编和考订,由此史事比较详实准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