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曲 南曲南宋以来流传于南方各地的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同“北曲”相对而言。以南方民间曲调为基础,与传统音乐如唐宋大曲、诸宫调、唱赚、转踏等相融会发展而成。结构形式为联曲体。用韵以南方(今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明中叶以后亦兼从《中原音韵》。音乐上用五声音阶。以箫笛伴奏。《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南曲曲牌(包括集曲)计一千五百十三个。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以南曲为主。明清传奇中偶亦采用部分北曲唱法。 ☚ 借宫 集曲 ☛ 南曲 南曲曲学术语。指宋元以来流行于南方的各种戏曲与散曲所用的音乐。为中国早期戏曲声腔之一。 ☚ 北曲 南北曲 ☛ 南曲 南曲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同北曲相对。大都渊源于唐宋大曲、词调和南方民间曲调。它同北曲的主要差别在于: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明中叶以后也兼从《中原音韵》;用五声音阶,无二变;节奏较为疏缓;旋律上多用级进与小跳进行;伴奏乐器以箫笛为主;因而形成婉转妩媚的总体风格。参见“北曲”条。 ☚ 叫声 北曲 ☛ 南曲 南曲盛行于元明时期,以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的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音乐上以箫笛伴奏。例第十一回:“久闻桂姐善能唱南曲,何不请歌一词。” ☚ 慢曲 霁景融和 ☛ 南曲 南曲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与北方的北曲并列为中国最古老的两支戏曲声腔 (仅就剧曲而言)。最初从浙江温州一带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明·徐渭《南词叙录》:“‘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这说明当地民歌是其最初来源。同时,南曲还采用了大量的宋词,这就是《南词叙录》说的:“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除此之外,它又从传统的音乐,如唐宋大曲、诸宫调、唱赚、转踏等等吸取了不少曲调,从而形成为一支包含多种音乐成分的曲种。 ☚ 南北曲 北曲 ☛ 南曲 南曲元明流行于南方的曲调,比较柔婉清丽。高则诚的《琵琶记》就是使用南曲的南戏,也叫“传奇”。明代“传奇”作品大量出现,南曲遂有取代北曲之势。徐渭《南词叙录》说:“南曲则纡徐绵眇,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信南方之柔媚也。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也。” ☚ 元曲 传奇 ☛ 南曲 南曲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同北曲相对。大都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盛行于元明。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明中叶以后也兼从“中原音韵”。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宛转,以箫笛伴奏。《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南曲曲牌有一千五百一十三个。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 ☚ 北曲 曲谱 ☛ 南曲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总称。与“北曲”相对。它渊源于南方民歌,又采用了唐宋大曲、诸宫调、宋词等曲调。用韵以南方(今江浙 一带)语音为准。曲调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可利用音色变化来体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均以南曲为主。 南曲nan qu❶southern tune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