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鄱阳湖研究中心
中国政府和德国政府联合实行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进行鄱阳湖保护开发建设的研究机构。中心依托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水文与水资源、环境污染防治及资源化、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区域生态经济、环境分析化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特色: 以环境为中心的人地综合性经济系统研究; 以空间分析为基础的水、碳、氮过程及其自然一人文驱动机制研究; 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区域生态经济研究。
❶水文与水资源。研究重点: 鄱阳湖构造环境、湖盆演化、沉积体系研究; 同位素水文学研究与应用; 建立流域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水资源评价和地下水模拟技术的研究; 对鄱阳湖流域水文水资源进行监测与预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其规划研究,主要研究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现状、水文循环机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的原理和方法、水资源开发宏观经济分析及决策理论的方法。鄱阳湖流域水文建模理论与方法、洪水监测与预测模型研究; 水文水资源时空分布模拟及规律分析; 流域环境物质产生与水陆界面迁移转化规律及其自然与人文影响机制,物质输移过程与模拟研究; 鄱阳湖流域调蓄洪水和防洪减灾研究; 鄱阳湖流域洪水灾变规律及江湖关系研究。
❷环境污染防治及资源化。研究重点: 点源 (生产和生活) 和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污染治理技术,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研究水体富营养化变化规律及预防治理措施; 湖区重金属污染、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 废物资源化主要研究工、农业废物、生活垃圾的分解、分离、转化、利用和资源再制造技术。
❸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 江西生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数量特征,不同地域、地段生物多样性与其维持机理、生态功能及衰退后的恢复措施,生物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等。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生物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研究其表达规律,并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优良品质动植物新品种。
❹区域生态经济。研究重点: 区域生态经济的实现途径和发展模式,提供鲜活而有说服力的样板,推动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 提高资源生产率的途径、相关技术研究与技术集成,研究典型生态经济区发展模式的实施与推广; 生态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与生态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❺环境分析化学。研究重点: 超分子识别材料、色谱分离材料及纳米催化降解材料,应用色谱分离及分析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建立环境中污染物系列分析新方法,并探讨水体中污染物降解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