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园

张敬谓,字佩言,号南园,清钱塘人。性好吟咏,间为小画。尤喜藏书。著有《等闲集》。
李本恂,字厚居,号南园,清昆明人。贡生。草书法怀素而变化之,腴润可观。
钱沣,字东注、约甫,号南园,清昆明人。乾隆五年生,乾隆六十年卒。乾隆三十六年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散馆,授检讨。乾隆四十六年,擢监察御史,后直军机处。沣诗文苍郁劲厚,兼善书画。著有《南园集》,传于世。

南园nán yuán

(号)见东注。

南园

南园

见“钱沣”条

☚ 南仲   南楼 ☛

彭孙遹1631—1700

字骏孙,号羡门、金粟山人。海盐(今浙江海盐县)人。清初词人。与清初诗人王士祯并称“彭王”。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第一。授编修,累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年七十致仕,康熙赐“松桂堂”匾额,遂以此名其集。著有《松桂堂集》三十七卷、《延露词》三卷及《金粟词话》等。
索引:彭孙遹,骏孙,羡门、金粟山人;松桂堂、柏悦堂、南园。

南园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清人王琦注此诗时加了一个题解:“眼中方见花开,瞬息日暮,旋见其落,以见容华易谢之意。”这个解释正确不正确呢?在古典诗歌中,暮春景物是入诗最频繁的题材之一,好多诗人都写过落花诗。的确,很多诗都是借落花来表现所谓“美人迟暮”之感的。但能否就此推出李贺此诗,也是表现的那同一种感情呢?关于这个问题,现成的答案是没有的。理解诗歌,首先应当从诗歌本身的艺术形象和这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出发,同时应当充分注意诗人的艺术个性,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让我们逐句分析一下吧。
 “花枝草蔓眼中开”,这句说眼见南园花草繁茂可爱。“开”主要是对“花枝”而言的,而诗中“草蔓”二字告诉读者,随着春深,绿草绿叶渐渐多了。万紫千红,逐渐会被“绿肥红瘦”的景象代替。“小白长红越女腮”这句用了一个比喻形容花朵的娇艳。“小白长红”就是白少红多的意思,也就是偏于红的粉红色,与“越女腮”连文,即以美女粉红的脸蛋来比喻花瓣色泽的鲜嫩。“可怜日暮嫣香落”,这句写花落。“可怜”二字既可作可爱讲,又可作可惜可悯讲,这里应取那一意呢?且先看落花去向:“嫁与东风不用媒”。既不是委弃尘土,也不是随逐流水。这句承上美女的比喻,把落花比着一个成熟的姑娘,不经媒妁之言,就自己随着情郎“东风”一起出奔了。显然,上文的“可怜”应该作可爱讲,而不是可悯的意思。
 此诗给人以极新奇的印象,落花诗尽有佳作,但几曾读到过这样的落花诗呢。诗里虽有“日暮嫣香落”的字样,但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绝非感伤,而是一种轻快、亲切的情调,是对大自然丰富含蕴的一个奇趣的发现。这在李贺富于独创的诗歌中并不是罕见的情形。王琦的解释,不免化神奇为平庸。好诗被说坏,往往是评诗者心中先有一个旧的框框,比如一见写落花,不管诗人具体怎样写,先就得出“容华易谢”感叹迟暮的结论。不料诗人独具只眼,恰恰从人们只看得见感伤的落花景象中看出了一段优美动人的“好的故事”。他看到的不是零落成泥,或落花流水,而是燕尔新婚。这是旧题材的翻新,是化平庸为神奇。
 此诗体现了李贺诗歌的一个最显著的特色,这就是奇特的幻想。古典诗歌中,用花枝比拟少女,或用少女比拟花枝,本来是习见的。在此诗里,虽然也用了这样的比拟,但毫无陈陈相因之感,反而令人觉得耳目一新。其原因就在诗人匪夷所思地把落花比做一个新娘,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少女。这一幻想使花落的景象有了更新更丰富的含义,完全摆脱了俗套,给人以美的感受。诗人这种奇异幻想,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憧憬,对美好事物的神往。类似这样的童话般优美的境界,在他的《天上谣》、《梦天》等诗中也可以看到。
 李贺诗的独创性体现是多方面的,“辞尚诡奇”(《新唐书》本传)就是一个方面。如“小白长红”的造语就很奇特。形容色彩的程度,一般只用“深”、“浅”,间或有用“多”、“少”的,象此诗用“长”、“小”,的确见所未见。这显然是诗人有意避熟就生,不肯落入常套的缘故。后来宋词中有“绿肥红瘦”的名句,与“小白长红”实际是同一性质的创新。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福昌县昌谷乡是李贺的故家,南园是家中园林。《南园》的诗共十三首,作于诗人辞去奉礼郎官职从长安回家后。此诗原则第六,诗意本很简单:前二句说自己夜以继日,在晓月当帘时还锐意攻读,恐要终老书生;后二句说年年战乱,文章再好也没有出路。总是因仕途失意,慨叹读书无用。诗在造语铸句上却很有特点。
 首句用语有两个出典。“寻章摘句”本《三国志·孙权传》裴松之注:“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雕虫”本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二辞均带贬意,用一动词化的“老”字予以连接,一个牢骚形之于色的读书人形象出现了。由于刻苦兼牢骚,他蒲柳之质,未老先衰。诗句充满自嘲而不无激愤的意味。次句“晓月当帘”则似描写人物之背景,形象地表明他是发愤攻书而致废寝,也是速“老”的一个注脚。“挂玉弓”是对“晓月”的一个形容,似喻月为帘钩,又似喻月为雕弓。以武器为喻体,则暗点兵象,逗起下文。
 三句“辽水”指辽东,一作辽海,今河北北部与辽宁南部一带地区,隋唐时其地即多战事,而李贺当时,这一带是藩镇为祸最烈的地区。河北诸镇久不受朝廷节制,用兵尚且不能下,文章更无济于实用。四句在说法上绕了几个弯子,兼之句法特殊,其意本为:此用武之地,何处有文章席位?“即有才如宋玉,能赋悲秋,亦何处用之?”而诗人将“悲秋”“文章”写成“文章哭秋风”,意象顿活。或“文章”借代文士,“哭秋风”非一般悲秋,而是伤时和自伤,颇中肯綮。

南园 - 原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初中古诗文 - 可可诗词网

南园

【题 解】

自古英雄出少年,“诗鬼”李贺7岁能诗文,声名远播。此诗作于他辞官还乡后。当时藩镇割据,他急于立功沙场,借此抒发了其收取关山为国建功的决心。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自古就有一种说法:“百无一用是书生。”诗中“若个书生万户侯”一句也正表达了李贺一介书生不能凭自己的才华为国效力的抑郁之情。前两句14个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表明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情。诗人寒窗十年,学得满腹经纶,正是为国效力的青春年华,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出仕做官,诗人因此郁郁寡欢。

本诗顿挫激越,直抒胸臆,把国家之痛和身世之悲都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李贺看到了藩镇割据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但皓首穷经,既不能成为自己施展抱负的晋身之阶,也无补于世用。诗歌表面上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