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中nán zhōng

四川云贵一带,也泛指南方。王勃《蜀中九日》: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王建《荆门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南中

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地理概念,后被文人所采用。它主要是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和四川一带。这些地方气候炎热,交通不便,唐人视为瘴疠之地。钱起《南中春意》诗:“客游南海曲,坐见韶阳早”。南海,即广州南海郡。其地临海,故云“南海曲”。卢纶《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诗:“见说南来处,苍梧接桂林。过秋天更暖,边海日长阴。巴路缘云出,蛮乡入洞深”。点出苍梧、桂林、巴中,均属“南中”。苍梧,指梧州苍梧郡;桂林,指象州,原称桂林郡,二地均在五岭之南,属岭南道。至于巴蜀也属“南中”,还可在王勃、白居易诗中,找到证据。王勃《蜀中九日》:“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言明“蜀中”是“南中”之地。白居易《送客南迁》:“我说南中事,君应不愿听……春畲烟勃勃,秋瘴露冥冥。蚊蚋经冬活,鱼龙欲雨腥。水虫能射影,山鬼解藏形。穴掉巴蛇尾,林飘鸩鸟羽。飓风千里黑,荨草四时青。”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忠州即今四川忠县。也就是诗中所说的“南中”。可知,在唐代中原人的心目中,“南中”是多么可怕!


南中nán zhōng

南方。王建《荆门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南中

南中nánzhōnɡ

━━ 泛指南方,南部地区。唐·王建《荆门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亦指岭南地区。宋·杨万里《明发龙川》诗:“北人不识南中瘴,只到龙川指似君。”还指川南和云贵一带。唐·王勃《蜀中九日》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南乡   南斗 ☛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南(南国;南中;~人;~货)炎庭 炎国
南方和北方:雪白香南
长江以南地区:江南 江外 江表
长江中下游地区:荆吴
五岭以南地区:岭南 岭表 岭外
两广地区:岭海
浙江绍兴一带:诸越
南方边远地区:炎鄙
古代南方边远地区:桂海
南方炎热地区:炎方 炎海 炎裔
南方炎热之地:炎野
南方炎热边区:炎徼
南方炎热边远地区:炎陬
南方炎热荒远之地:炎荒
南方广大地区:炎州

☚ 北方地区   地势、地形 ☛

南中

古地区名。约当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宜宾地区及云南、贵州两省地。三国蜀以巴、蜀为根据地,南中在巴、蜀之南,故名。《华阳国志·南中志》即介绍其地。有时也以南中指蜀地。

南中

古地域名。三国、魏晋时特有名称。相当于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地。由两汉时代西南夷延续而来。三国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蜀汉于建安十九年(214)在其域内南昌县(今云南镇雄县)置降都尉,建兴三年移治味县(今云南省曲靖市),其最高行政长官习称为“南中诸郡降都督”,辖整个南中地区。蜀国最后一任降都督霍弋附魏后,被晋文王正式拜为南中都督。晋人以之题名著述多见,如常璩《华阳国志》的《南中志》,魏完的《南中八郡志》等。南北朝以后,由于西南地区政治形势变化,此名渐消失。

南中

古地区名。相当于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地区。因三国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故称其南地区为南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