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单纯性甲状腺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

系由于以缺乏碘为主而引起的一种代偿性甲状腺肿大。本病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失常,分布于世界很多地区,我国很多省山区均有此病。主要由于食物缺少碘或需要量相对增多而致,亦可由于激素合成障碍或致甲状腺肿的某些物质而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呈弥漫性轻度肿大,质软、晚期有结节;多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发生或加重;甲状腺肿较大者对气管、血管、神经有压迫时则有相应的表现。治疗:食用碘盐或多吃海产品有益;病人可用碘剂;甲状腺过大可手术。

单纯性甲状腺肿

因缺碘致甲状腺肿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等原因引起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有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种,前者见于高原地区,青春期女性多见。防治使用甲状腺制剂、含碘食盐和海带食物。腺体过大有压迫症状者行次全切除。

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胶性甲状腺肿)是指由缺碘等因素引起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根据发病的流行情况,可分为地方性与散发性两类。
地方性甲状腺肿 是一种分布地域广、患病人数多的地方病。主要由于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继以退行性变。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已有瘿病的记载,并取得了利用海藻、昆布等药物治疗的经验。我国流行的省区有河北河南、云南、贵州、甘肃、青海、湖北、陕西、四川、台湾、内蒙、新疆、西藏、湖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广西、山东、江西、安徽、浙江、福建。世界各地亦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估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在2亿左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问题。解放后,经过大规模群防群治,使患病率有了大幅度降低。本病女多于男,10岁以前大致相等,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别差逐渐明显,此与妇女月经、妊娠、哺乳期对甲状腺激素需要增加有关。患病率高峰在11~40岁间。流行越严重地区,甲状腺肿的发病年龄越早。本病多见于离海较远的内陆,海拔较高交通阻塞的边远山区,土壤中的碘不断随着雨水冲洗通过河、江而汇流入海,同时海水蒸气中含碘微粒不能到达离海远地势高的地区,不能补充所丢失的碘,因此土壤、食物及水中含碘量渐贫乏。缺碘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且为绝大多数流行区唯一的致病因素。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严重程度与反映缺碘的指标——131I摄取率增高和尿碘排泄减低成正相关,流行越严重,这种正相关越明显。有些地区除了水源碘含量低外,钙含量较高及含有机硫复合物或水被细菌污染也有关系,进食致甲状腺肿物质(见“致甲状腺肿物质”条),在某些地区的甲状腺肿发生上起一定作用。近年来,河北黄骅县、山东日照县、庆云县发现了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但此仅占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因素中的小部分。世界上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病因为缺碘。缺碘时,甲状腺细胞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对垂体分泌TS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前叶TSH分泌增加,血中TSH水平升高,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形成本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分为:
❶弥漫型:甲状腺对称性均匀增大,无结节;
❷结节型: 在甲状腺内有一个或几个结节;
❸混合型:在弥漫性肿大的甲状腺内有一个或几个结节。腺体肿大程度颇不一致,由本人拇指末节大小到儿头大,甚至更大。早期甲状腺轻度弥漫性肿大,质软,一般无自觉症状。继续发展,颈部明显变粗且有压迫感,压迫气管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久病者腺体往往巨大,常有结节,占满颈部或下垂于颈下胸骨前,腺外隐约可见静脉曲张。弥漫型多见于青年,甲状腺均匀性肿大或一侧较大,表面光滑,偶尔可听到杂音。40岁以上病久者较多大小不等的结节,质地坚韧,随着腺体增大,向胸骨后发展时可出现压迫症状。个别病例,甲状腺结节多年后可转化为腺瘤或腺癌伴功能亢进。多见于流行区中。腺内可发生出血、坏死,引起突然疼痛,腺体急骤肿大,触之可有波动感。在严重缺碘地区,甲状腺肿的发生较早,可在儿童期,甚至在胚胎期起病,腺体肿大较显著,且多结节。甲状腺功能减低,表现为粘液性水肿或克丁病者较为多见。在缺碘较轻地区,甲状腺肿发生较晚、较小、较少结节,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少见。实验室检查基础代谢率多正常,少数病人可稍低,血清蛋白结合碘正常或稍低,甲状腺131I摄取率增高,多在24小时达最高峰,称为碘饥饿曲线,24小时尿碘排泄减低,常低于50μg/g肌酐,血清T3、TSH可增高或正常。胸骨后或胸腔内甲状腺肿,须借助于X线检查及甲状腺扫描,以便与其他纵隔肿物相区别。诊断地方性甲状腺肿需对整个地区进行调查,凡甲状腺肿大,在居民中患病率>10%,尿碘>50μg/g肌酐,为轻度流行地区;患病率20~50%,尿碘25~50μg/g肌酐,为中度流行区;患病率40~90%,尿碘<25μg/g肌酐为重度流行区,居民血中无机碘水平减低,甲状腺吸131I率呈碘饥饿曲线,也可以说明该地区流行的为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为其病因。倘经过调查,碘的摄入量充分,每日大于100μg,则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应于怀疑并寻找其他原因,如饮水污染或食物中含有致甲状腺肿物质,高碘摄入等。
防治:预防较治疗更重要而有效。常用的防治方法有:碘化食盐,目前国内采用的碘盐浓度大多在1/20,000~1/50,000之间。正常人每天约需100~300μg碘,用以合成甲状腺激素。如果按1/20,000浓度的碘化食盐,每人每天服用10g,即可得500μg,就能满足正常生理需要。碘化饮水,浓度为1:1亿 (即每10万升水中加碘化钾或碘化钠1g)。碘油肌肉注射,也是一个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比较方便而且有效的方法。常用剂量,1岁以下125mg(指含碘量),1~5岁250mg,5~9岁750mg,10岁以上1000mg,成人一次注射碘油1000mg,即含碘40%的碘油2.5ml。注射部位,成人取三角肌,小儿取臀大肌。上述剂量于一次肌注后,由于碘油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成人在5年内碘供应正常,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为了避免发生碘甲亢,注射剂量应减半。在儿童须于3.5年后再次注射。对碘化物过敏者不宜使用。当甲状腺处于早期增生阶段时,单纯碘剂治疗可以使甲状腺肿缩小甚至近于全部消失。碘化钾片(含碘化钾10mg):一般每日一次,每次10mg,30天为一疗程,视情况可给几个疗程,疗程间隔为30天。碘化钾注射液: 用0.6~1.0%的碘化钾溶液,每次1~2ml,肌肉或穴位(曲池)注射,每周1~2次,2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0天。当发生胶质性甲状腺肿时,甲状腺肿较大,碘的疗效就不显著,可用甲状腺片,每日60~180mg,试验治疗期为4~6个月,若有效,可持续治疗一年或更长。在伴有基础代谢率降低的病人,更能使甲状腺肿明显缩小,质地变软。在儿童及青少年应用时加服碘剂。在流行区,于停用甲状腺片后,应给予碘剂,以防止复发。倘若甲状腺肿体积太大,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产生压迫症状,或伴有功能亢进症状而影响心脏,或疑有恶性变,或腺体肿大位于胸腔内等,都是作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的指征。术后残留腺组织可以再增生,因此还需服干甲状腺制剂。中医治疗用化痰软坚法,选用海藻、昆布、浙贝母、海浮石、海带、海螵蛸、海蛤粉等均有效。针刺疗法亦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一种方法,山西省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研究组介绍以天突、气舍为主穴,配穴有翳风、泽前、列缺、合谷等,每隔2日针刺一次,一般弥漫型者共针3次,治357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围缩小,甲状腺吸碘能力在针刺后有所增加。对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应给低碘饮食,避免高碘水源的饮用。
散发性甲状腺肿 散发性甲状腺肿,不呈地方性流行,而是散发于个别人或家族中的甲状腺病,病因亦不象地方性甲状腺肿那样由于明确的缺碘,而是由各种不同病因所致,但这些病因导致的结果相同,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而引起相对性缺碘,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人体处于相对或绝对的甲状腺激素不足,促甲状腺激素(TSH)受到兴奋,TSH分泌增多,于是甲状腺组织增生肥大。
引起本病的病因有:
❶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需要增加,如青春期、行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及创伤、感染、精神紧张等因素,人体需要碘并需合成甲状腺激素较平时增多,乃促使腺体增生,引起甲状腺肿。
❷药物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如各种抗甲状腺药物(硫脲类等)、硫氰酸钾、过氯酸钾、对氨柳酸,长期应用钴、锂、磺胺类、磺脲类药物,孕妇长期服用含碘药物,其出生婴儿可有甲状腺肿。
❸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先天性缺陷。
❹自然界食物中如某些大豆、白菜、木薯、坚果等。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的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甲状腺摄取碘,碘离子经过氧化物酶氧化后和甲状腺球蛋白中酪氨酸相结合成一碘及二碘酪氨酸、碘化酪氨酸的偶联,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释出碘化酪氨酸及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内碘化酪氨酸的脱碘作用及其碘的再利用,甲状腺激素释入血循环。在上述进程中的各个步骤中可因一些特殊的酶缺陷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可导致TSH分泌亢进,引起甲状腺肿。
散发性甲状腺肿呈轻度到中度肿大,因此很少发生明显的压迫症状,呈弥漫性,质地软,早期无结节,几年后可有大小不等,质地不一的结节。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减退。若呈现131I摄取率增高,宜作甲状腺T3抑制试验,以除外功能亢进,或证实为缺碘。对经期、青春发育期、妊娠等因素或服药后引起者,可从病史分析获得诊断。对一些代谢缺陷引起的甲状腺肿,则需进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为何种缺陷,如碘摄取缺陷时,由131I摄取率检查发现甲状腺不能浓集碘,唾液中也缺乏碘的浓集,唾液碘/血浆碘比值接近1(正常人此比值为20~40); 过氧化物酶缺陷时,过氯酸钾释放碘试验为阳性,血中甲状腺素水平降低;偶联缺陷时,层析测定甲状组织标本可发现甲状腺内大量碘化酪氨酸;碘化酪氨酸脱卤素酶缺陷时,在给患者示踪剂量的放射性碘后,用层析法可显示血浆及尿中碘化酪氨酸; 正丁醇不溶性蛋白缺陷时,血清蛋白结合碘及正丁醇提取碘,或蛋白结合碘及血清甲状腺激素碘间差别超过20%; 碘和异常蛋白质结合时,可在给放射性碘后于血浆及尿中测得碘和异常蛋白结合的复合物。
治疗: 宜用替代疗法。最常用者为干甲状腺片,每日60~180mg,在儿童往往能使甲状腺肿消退,在成人已形成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者则不能明显缩小。在碘摄取缺陷及脱碘酶缺陷病人,每天给几滴复方碘化钾溶液,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代偿缺陷。其次,也可应用甲状腺素或三碘甲腺原氨酸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肿缩小。T3开始剂量为25μg,每日2次,缓慢地增加,每日最高剂量不宜超过150μg。若用甲状腺素,可用钠盐,开始每日0.1mg,最高剂量每日不宜超过0.3mg。在治疗过程中,需防止因药物过量而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甲状腺肿   激素合成障碍性甲状腺肿 ☛
000164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