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华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华表huá biǎo

立于宫殿、城垣或陵墓前的石柱,柱身刻有花纹。于武陵《赠王道士》: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华表

华表

古代立于桥梁、宫殿、城垣、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代的诽谤木。汉代的华表据《汉书·尹赏传》注所述,即“交午柱”,亦可装在“亭传”顶上, “表识衢路”。晋代的华表形似桔槔,上面只装着一根斜木。石制华表直接立于地面,又称“石柱”、“表柱”,一般不装十字交叉物,由基座、上部有石榜的柱身、包括石盖和顶部立兽的柱头三部分组成。明、清时代的华表,柱身上已无石榜,柱身上部是贯柱而出的云板。石盖顶上的立兽,汉代、南朝多用辟邪,宋代则多用鹤,明、清时则用名为牴𤙙(或称“犼”)的怪兽。现存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柱身雕有蟠龙等纹饰,为华表中的精品。

☚ 斗拱   邦克楼 ☛

华表

借指忠直的言路。朝鲜李齐贤《满江红·相如驷马桥》: “华表留言朝禁闼,使星动彩归乡国。”
●晋崔豹《古今注·问答绎义》: “程雅问曰: ‘尧设诽谤之木,何也?’ 答曰: ‘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 ” 桔槔(gao):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交衢: 交叉路口。相传尧时设置的纳谏木柱,以横木支着柱头,很象桔槔的样子,树立在大道交叉路口。表示王者采纳忠直之言。也可为人指路。

华表huábiǎo

某些古代建筑物前用作装饰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图案,有的上部横插云形雕花石板,顶端为石兽。

华表

原名“谤木”,后称“华表木”、“华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谏言。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井坊部 > 牌柱 > 桓表 > 華表
華表  huábiǎo

古稱“誹謗木”、“表木”。傳說堯舜時於交通要道竪立木牌,即俗稱之“誹謗木”,衙門、帝王宫殿及陵墓前的大柱,或左右對稱排列,或立於建築物四隅,有標識、裝飾及供觀瞻供言事者書寫諫言。後逐漸演變爲矗立於城郭、之功用。設於墓前者亦稱“墓表”。古以木爲之,後世多爲圓形大石柱,柱身渾圓挺健,并雕有蟠龍雲紋等圖案裝飾;亦有於上部横貫一雲板,成十字形者。如今立於天安門前後的兩對漢白玉華表,造型俊秀,雕琢極工,即屬華表之精品。《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赫奕章灼。”李善注:“華表,謂華飾屋之外表也。”唐·白居易《望江州詩》:“江迴望見雙華表,知是潯陽西郭門。”宋·高承《事物紀原·華表》:“《古今注》曰:程雅問堯設誹謗木何也?曰:今之華表,以木交柱頭,狀如華形,似褐禊之狀,或謂之表木。應劭曰:今宫外、橋樑頭四柱木是也……韋昭曰:慮政事有缺失,使言事者書之於木,凡交衢道路悉施焉。後世以石易之,第取其觀贍而已。後人立於塚墓之前,以紀其識也。”《格致鏡原》卷二十:“縣所治,夾兩邊各一桓(表),陳、宋之俗言桓聲如和,今猶謂之和表,即華表也。”清·朱彝尊《日下舊聞》引《楊文敏公集》:“若夫飛閣峩峩,實爲承天繡楹,霧簇畫拱,星聯躆石猊之盤礴,竦華表之巋然。”

华表【同义】总目录


华表交午表木
表柱

表柱


仕宦人家自序功状而树立在门外左右两边的柱:
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用作装饰的石柱:华表
古代神庙、坟墓前两旁的石雕巨柱:
僧徒坟地上立的长柱:长表
旌表门第立柱柱端的龙形部分:露柱
(寺、墓、桥、城门等处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表柱)

☚ 交通标志物   牌匾 ☛

标志物

标志物

标识 风标 风飙
印记,标识:铭章
戴在胸、臂、颈上的标志物:徽(徽章;国~;团~;校~;队~;帽~)章(证~;会~;领~;肩~;臂~;胸~)
警察佩戴在警服上的有编号的徽章:警号
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物:牌子
店家、医家与艺人等挂在门前标明名号与经营内容等的牌子:招儿 招牌题牌
店铺行业的标志物:望子
商店招揽顾客的幌子等物:招子
旧时酒家如旗样的标识:幌(幌子;酒幌) 望(望子;酒望;青望;风望;布望;旗望;酒望子;酒~高挑) 帘(风帘;酒帘) 幖 绿斾酒标 酒斾 酒幔 酒旗 酒识 酒帜 玉斾 玉旆 青旗 青帜 风旗 风斾 招旗 风旗 酒旆子
贴在商品上,标明商品名称、性质等的薄片:标贴
区别等级的标志:徽物
分界的标志:界标
用做分界标志的石碑或石块:界石
在交界地方树立的牌子,用做分界的标志:界牌
在交界地方树立的桩子,用做分界的标志:界桩
在交界的地方树立的碑,用做分界的标志:界碑
古代于郭外所树的表帜:陈表
作为标识的柱:
高柱:标柱
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作装饰用的巨大石柱:华表 鹤表 双表 双标 桓表 桓楹
具有纪念意义的标志:碑碣 碑板 碑版
高峻挺拔的标志物:霞标

另见:标志

☚ 标志物   交通标志物 ☛

华表

中国古代在宫殿、桥梁、城垣或陵墓等前作为标志或装饰纪念用的立柱,又称谤木、桓木、表木。相传始于尧舜时代。最初多竖立在交通要道,供人们写谏言,评论时政,同时也起路标作用,汉武帝时始称华表。后多设立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前,并逐渐演变成为建筑物旁的装饰品。华表一般为圆形或八角形,元代以前多为木制,后主要为石造,柱身雕有蟠龙等纹饰,顶端是云板或蹲兽(望天)。天安门内外各有一对汉白玉华表,华表高9.5 m,又如在十三陵大碑亭四角立有白石华表,上雕云龙,也是高9.5 m,其他许多城市也建有华表。目前中国最高的华表尧都华表于2001年11月在尧的故乡——山西省临汾市建成,全部用汉白玉雕成,高21 m,基座由面积为9600 m2的中国立体地形图构成。

华表

169 华表

见42089条。

☚ 阙   牌坊 ☛

华表

089 华表

上古时立于通衢要道上的木柱,古人称“谤木”,后称“华表木”。相传尧舜时,为纳谏而立,以供人书写谏言。中古以后,极少见此记载,现所见华表,均为雕刻精致的石柱,仅用于宫殿、陵墓、城垣和桥梁前的装饰或标识。一般对称列于建筑物左右或四隅。柱身浑圆挺健,雕以蟠龙纹饰,柱顶有承露盘,盘上有蹲兽,有的柱身上部横贯一云板,底有须弥座,四周围栏。设于陵墓前的华表叫“墓表”,如在南京的南朝梁萧景墓前墓表。而北京天安门前后两对汉白玉华表,造型俊秀,雕刻精美,为古代宫殿华表中之精品。

☚ 牌坊   影壁 ☛
华表

华表

亦称“桓表”、“谤木”、“表木”。起源于远古。传说尧和舜为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意见,曾经在宫外悬“谏鼓”,于大道或路口上设立“谤木”。前者是让臣民击鼓进谏,后者则是让臣民在竖直木柱上书写意见。“谤木”的最初形制,据崔豹《古今注》中说:“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以横木交柱头,状如华,形似桔榫”,“或谓之表木,以表示王者纳谏也”(《古今注·问答释义》)。当初的华表仅是头上有横木或其他装饰的一根立柱,后为防止雨淋日晒,防腐蚀,渐以石柱取而代之。封建时代的华表已失去原有让臣民表达意见的含义,或是作为标志,或是刻上花纹以作装饰品,且多设于宫殿、庙宇、城垣、桥梁、陵墓前。现存的明清时代的华表由柱头、柱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柱头有一圆形石板叫“承露盘”,其上有仙鹤或石犼,柱身一般作成龙形,龙身布满云纹,多呈八角形,柱身上方有横插的云板,华表基座则多为须弥座形式。


华表

☚ 北京贡院   紫禁城角楼 ☛
华表

华表

华表汉以前称桓表,是起标志和纪念作用的建筑物。元以前,以成对的木制立柱,上插十字形木板,顶上立白鹤,设在路口、桥头和衙署前。明代后华表演变为在石制须弥座上立着装饰有精美浮雕的石柱,柱头用石雕云纹板,表顶立白鹤改为蹲兽,称朝天吼。此外还有墓表,柱顶不设云纹板,立在墓道前端作为入口标志。汉代以来,现存最精美的墓表是南朝陵墓萧景墓表,高约6米,由柱础、槽柱、方版、束柱、盖盘和蹲兽组成,比例匀称,雕刻精细工整,也是南朝建筑雕刻艺术的精品。


华表

☚ 牌楼   石幢 ☛

华表

中国古代设在桥梁、宫殿或陵墓等前面,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柱身大多雕有蟠龙等纹饰,上为云板和蹲兽。多为石造。设在陵墓前的又称“墓表”。

华表

cloud (/marble) pillar

华表

ornamental column;cloud pillar(or stel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