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华盛纺织总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华盛纺织总厂

 清末官督商办的新式纺织企业。1893年(光绪十九年)李鸿章派盛宣怀在被焚毁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旧址设立。开办经费二百零八万余两,其中商股八十万两。1894年投产,有布机七百五十台,纱锭六万五千枚,雇工约四千人。1901年盛以亏本为名,招商顶替,改名“集成”。后又相继改名“又新”、“三新”。1931年转售申新纺织公司,易名申新九厂。
华盛纺织总厂

095 华盛纺织总厂

清末官督商办机器棉纺织企业。由李鸿章派津海关道盛宣怀会同上海道聂缉规在上海机器织布局旧址筹资创建。1894年投产,规模超过原上海机器织布局。有工人约4000人,纱锭64000余枚,布机750台。共用银208万余两,所募商股80万两。1901年盛宣怀借口亏本,招商顶替,遂据该厂为己有,先后更名“集成”、“又新”。还一度向香港注册,挂英商招牌。1913年改名“三新”,后来抵押给英商汇丰银行。1931年售给申新纺织公司,改为申新九厂。

☚ 湖北纺织四局   华新纺织新局 ☛
华盛纺织总厂

华盛纺织总厂

简称“华盛纱厂”。清末官督商办的较大近代棉纺织厂。光绪十九年( 1893 ),经李鸿章向英美订购机器设备扩充后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毁于大火。李氏即派盛宣怀在原址筹建、规复,并改易现名。拨借官款并招新股,老股作二成转为新股。李氏为垄断近代棉纺织业,奏请以该厂作总厂,并根据当时华商纱厂筹设情况,拟将各厂纳入华盛系统作分厂(计划10个),加上湖北织布官局,综计以“纺机四十万锭,布机五千台”为限额, “十年之内,不准续添”。于光绪二十年八月厂成投产。纱锭64 000余枚,布机750台, 工人约4000名。共用银2.08万余两,募集商股仅80万两。不久,盛氏声称亏折,招商顶替,先后改名集成、又新,实际股票全落盛手,工厂转归盛有。辛亥革命爆发,盛氏恐被抄没,乃向香港注册,以英国牌号营业。1913年又改名三新,后押与汇丰银行,仍由盛家经营。1931年经转折最后由申新纺织公司以40万两低价购得,改为申新九厂。

☚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裕酿酒公司 ☛

华盛纺织总厂

简称“华盛纱厂”。清末官督商办的机器棉纺织厂。光绪十九年(1893)由李鸿章委派盛宣怀在上海机器织布局原址设立。除总厂外,李鸿章还奏请拟在宁波、镇江等处设10个分厂。光绪二十年正式开车投产。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遂于宣统元年(1909)出售“商办”,改名“集成公司”,继又易名“又新公司”。辛亥革命爆发后把持所有股票的盛宣怀恐被查抄,向香港注册。1913年再更名“三新公司”。后又押给汇丰银行。1931年售给申新纺织公司,改称申新九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