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临时政府
又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日本侵略军分别在两地设立“地方治安维持会”。同年12月14日策划两地维持会与1935年11月成立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合并,在北平(今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下辖晋、冀、鲁、豫四省和北平、天津两市。以北平为“首都”,五色旗为“国旗”,继续使用中华民国年号。由汉奸汤尔和任“议政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任行政委员会委员长,董康任司法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任内政部总长。临时政府内设日本顾问团,“指导”一切行政措施。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后,宣布解散,改组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名义上隶属南京伪政权,实际仍具有较大独立性。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解体。
华北临时政府
又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建立的汉奸傀儡政权。1940年3月并入以汪精卫为首的伪国民政府。
华北临时政府
亦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抗日战争初期, 日本侵略者在华北组织的傀儡政权。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 日军在平津两地分别成立“地方治安维持会”。12月将两地维持会与1935年11月成立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合并,在北平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下辖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个省和北平、天津两个市。1940年并入汪伪政权,改称为“华北政务委员会”。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