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波损失banbosunshi
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反射光和入射光位相差π的现象。又称位相跃变。洛埃在1834年所做的洛埃镜干涉实验中最早发现,1890年,维纳做光驻波实验时也发现这种现象。光从光疏媒质入射到光密媒质时,在正入射(如维纳实验中,入射角为零)和掠入射(如洛埃实验中,入射角接近90°)两种情况下,界面处的反射光与入射光的电矢量振动方向相反。这表明两个光振动的位相差π,折算成光程,就相当于有半个波长的光程差,故称这种现象为半波损失。根据由电磁理论所导出的菲涅耳公式,可从理论上证明电矢量振动方向的这种变化。还可证明两个结论。
❶光从光密媒质入射到光疏媒质时,在非掠入射的情况下,反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无半波损失;
❷在任何情况下,折射光相对于入射光都无半波损失。当入射到两种媒质界面上的入射光与从这个界面反射的光之间产生干涉(或叠加)时,如符合有半波损失的条件,反射光的光程中必须加上(或减去)半个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