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刺bàn cì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通判等。杜甫《寄彭州高使君适虢州》:“诸侯非弃掷,半刺已翱翔。” 半刺指州郡刺史的佐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通典·职官十四》引晋庾亮《答郭预书》:“别驾,旧与刺史别乘,周流宣王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文苑英华》九二五唐杨炯《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辎车就列,化洽于二州; 油轼当官,政成于半刺。”宋刘克庄《后村诗钞·送章通判》:“半刺已官尊,常时读《鲁论》。” 半刺古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是指浅刺及皮,并迅速出针的针刺方法。以其所刺极浅,如常法之半,故名半刺。因肺合皮毛,故本法应肺而用于治疗与肺有关的咳嗽痰喘等疾患。 半刺“五刺”之一。半,形容浅。半刺是浅刺皮肤,迅速拔针,不使针伤肌肉,好象拔去毫毛一样,用以疏泄在皮毛的邪气。这是相应肺脏(肺合皮毛)的针刺法。 半刺bàncì古刺法。五刺之一。《灵枢·官针》: “半刺者, 浅内而疾发针, 无针伤肉,如拔毛状, 以取皮气, 此肺之应也。” 用以治疗感冒发热, 咳嗽痰喘等病症。因本法浅刺快出, 如常刺深度之一半, 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