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不…ban4…bu2…分别用在某些单音节形容词的前面,表示某种中间状态:一双文明脚,~大~小,端端正正。(风347)丨她穿一件火红色的布褂,梳一条~长~长的辫子。(川文80.3.15) 半…不…pan213…pu21…ban213…bu21…分别用在某些单音节形容词之前,构成固定格式,表示某种中间状态。元钟嗣成《醉太平》 曲: “裹一顶半新不旧乌沙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应伯爵) 身上穿一件半新不旧的天青夹绉纱褶子。”又如“半通不通”。清孙静庵《栖霞阁野乘》卷下《顾秋碧之迂癖》: “江宁顾秋碧先生……性迂癖,尝自题其门曰: ‘得过且过日子,半通不通秀才。’ 其风趣可想。”亦如“半大不小”。《醒世姻缘传》第六回: “随在沙窝门内,每月三两银赁了一所半大不小的房子。”另如“半死不活”。又第八十四回: “不知甚么烂舌根的,说咱家时怎么歪憋……丫头不依,老婆汉子齐打,紧紧儿就使绳子勒杀,勒的半死不活的,钉在材里就埋。”或如“半生不熟”。《说岳全传》第五十一回: “就在石中敲出火来,拾些枯枝,把牛煨得半生不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