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千金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千金方统指《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详本条。 千金方书名。统指《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详该条。 千金方书名。为《备急千金方》的简称。唐·孙思邈著。本书收集了唐以前,特别是东汉以来的许多医论和方论、医方。共30卷,232门,含方论5300首。规模宏大。1卷为总论性论述,包括习业、精成、理病、诊候、处方用药等的概论。2~4卷为妇科病。5卷为儿科病。6卷为五官科病。7~21卷为内科病。22~23卷为外科病。24~25卷为解毒与急救。26~27卷为食养、导引、按摩。28卷为脉诊。29~30卷为明堂、孔穴等针灸疗法。 《千金方》唐孙思邈撰。他长期在民间行医,亲自采集和炮制药物,潜心钻研,在营养卫生、药物、妇产、小儿、针灸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人称“药王”。他撰写了《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通称《千金方》。书中总结了唐以前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300多个药方。 千金方 194 千金方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之简称,为我国传统医学经典之一。孙思邈特别重视妇婴健康,主张养生医学要以妇婴为本,是生民之大计。对妊娠期间妇女的饮食、居处、生理、心理卫生、胎儿生长规律及母体对胎儿影响作了全面论述,提出妊娠期间要居处简静,听音乐,和心神,调性情、节嗜欲。该书还重视婴儿的日光空气等自然锻炼,指出:“凡天和暖无风,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帏帐之中,重衣温暖,譬犹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耐风寒也。” ☚ 巢氏宣导法 云笈七笺 ☛ 千金方 千金方中医方书名著。又名《备急千金方》。为《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统称。六十卷。分别成书于唐永徽三年(652)和唐永淳元年(682)。唐孙思邈撰。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医学家,道士,道教学者。宋徽宗时被追封为“妙应真人”,后世号孙真人。孙思邈自小勤学苦读,博览群书。自幼多病,青年时立志学医,遂精通医学及阴阳、推步术,不慕名位,山居著述,不分贵贱,为人治病,被后人尊为“药王”。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先后征召,都被拒绝。晚年忙于诊务和著述,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先后著成《要方》和《翼方》(统称《千金方》)。 ☚ 新修本草 四部医典 ☛ 千金方见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方》综合性中医著作。《千金要方》的简称,又名《备急千金要方》。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著。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此书命名为《千金要方》。书中卷1为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卷4论妇科病;卷5论儿科病;卷6论七窍病;卷7~卷10论诸风、脚气、伤寒;卷11~卷20论内科杂病;卷21论消渴等;卷22论疔肿痈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杂治;卷29~卷30针灸。共233门,方5300首。其记载较系统全面地总结和反映了《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的《大医精诚论》,是中国传统医德极重要的文献。参见“孙思邈”。 千金方qian jin fangPriceless Vital Prescriptions (medical compendium of diagnoses and prescriptions compiled in 652 by Sun Simiao,physician of the Tang Dynasty) 千金方唐孙思邈撰。孙氏认为治人一病,胜似施金千金,故所著医书均以千金为名。《千金方》经宋林亿等校正,称为《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该书广辑前代各家方书及民间验方。记载了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断、预防等内容,以脏腑、寒热、虚实分类,列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余首。内容丰富,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文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