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十批判书
现代研究先秦诸子思想的著作。郭沫若著。因收入10篇题为“批判”的论文而定名。1945年重庆初版,1950年修改后再版。对先秦诸子思想,尤其对先秦名辩思潮作了系统地分析和批判。认为先秦名家亦即 “辩者”、“察士”。名辩起初导源于儒家的 “正名”,其后发展为各派学说的争辩。名辩思潮随秦统一六国而结束。认为名辩发展到桓团、公孙龙,“差不多只是为辩察而辩察,观念的游戏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公孙龙与惠施一样,同属于道家,且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逻辑思想家。认为《墨子》中的《经上》和《经下》分别代表了墨家“盈坚白,别同异”和“离坚白,合同异”两派的观点。主张荀子不是儒家的代表,而是“杂家的祖宗”。考证荀子至少师事过宋钘。认为荀子虽在逻辑方面无大的成就,但其却“把走错了路的名辩挽回到纯正的 ‘正名’的要求上来”。对研究先秦逻辑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