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散 > 十奇散 十奇散 shíqísǎn 散藥。由十味藥組成,治癰疽奇效,故名。由人參、當歸、川芎、白芷、厚朴等十味藥研爲細末而成。主治各種癰疽。參閲宋·車軒居士《衛濟寳書·十奇散方》。 十奇散《重订严氏济生方》方。又名十宣散、托里十补散。人参、当归 (酒浸)、黄芪 (盐水润透,蒸焙) 各二两,苦桔梗、肉桂(另研)、厚朴(姜汁炙)、防风、川芎、白芷、生甘草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三至六钱,无灰酒或木香煎汤调下,日夜各数服。功能补养气血,消肿溃脓。治痈疽气血两虚,尚未成脓,或已成脓者;亦治痘疮里虚。 十奇散 《济生方》【组方药物】 苦桔梗30克 川当归60克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厚朴各30克 人参60克 防风 芎 白芷 生甘草各30克 黄芪6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各精选晒干。除桂另研罗外,余药共为细末,再与桂末和匀。每服自9克加至18克,日夜各数服,用酒调下。不饮酒人,浓煎木香汤调下。 【主要功效】 补气养血,消肿溃脓。 【适应病证】 痈疽气血两虚,尚未成脓,或已成脓者,均可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