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四行诗第一百三十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四行诗第一百三十首

 
 我的爱人的眼睛绝不象太阳;
 红珊瑚远远胜过她嘴唇的红色:
 如果发是丝, 铁丝就生在她头上;
 如果雪算白, 她胸膛就一味暗褐。
 我见过玫瑰如缎, 红里透白,
 但她的双颊, 赛不过这种玫瑰;
 有时候, 我爱人吐出气息来,
 也不如几种熏香更教人沉醉。
 我挺爱听她说话, 但我很清楚
 乐器会奏出更加悦耳的和音;
 我注视我的爱人在地上举步, ——
 同时我承认没见到女神在行进;
 可是天哪, 我认为我爱人比那些
 被瞎比一通的美人儿更加超绝。
 

(屠 岸 译)


 根据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们普遍的看法, 在莎士比亚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中, 最后有二十多首几乎都是写给或讲述一位诗人爱恋的黑肤女郎的。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古今中外, 描写情人的诗歌不计其数, 诗人们差不多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情人写得十全十美, 绝世无双。 在莎士比亚那个时代, 诗坛上这种风气尤为盛行, 许多诗人更是挖空心思, 妙笔生花, 无不把自己的情侣比喻得天花乱坠。 可是,莎士比亚却反其道而行之, 在这首诗中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式来描绘自己所爱恋的女郎。
 你看, 诗人的这位情人没有太阳般明亮的双眼,没有殷红诱人的嘴唇,没有雪白如玉的肌肤,没有玫瑰般红润的面颊。她的头发不是迷人的金黄色,而是象乌黑的铁丝一样僵硬无光;她呼出的气息毫无扑鼻的芳香;她说起话来声音也远不如美妙的音乐那样悦耳动听;她走起路来似乎也从未有过女神行进时的轻盈、飘逸之态。一言以蔽之,这位女郎貌不惊人,丝毫没有什么妩媚动人之处,实在太平常、太普通了。可是,诗至最后两行,笔锋一转,诗人好象发誓似地对我们宣布:他认为,比起那些被某些诗人吹嘘得美如天仙的女人们,他所爱恋的那位黑眼、黑发、黑褐皮肤的女郎实际上要美丽得多。
 在这首诗里,诗人似乎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自然的美胜过了人为的美。同这一思想相联系,诗人曾提出过艺术必须如实地反映自然的主张。这首诗实际是嘲讽堆砌词藻、言过其实的浮夸文风,认为那是对自然的歪曲,那样生造出来的所谓美并非真正的美。
 众所周知,十四行诗最初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来流行于西欧各国。莎士比亚对这种诗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改造,把传统的意大利式“四四三三”结构改换成“四四四二”结构,他的十四行诗都是用这种结构写成的。尽管如此,各首诗的内部构成依然有所不同。拿这一首来说,既不是逐渐展开一个基本观点(如第一百一十六首),也没有类似“起承转合”的曲折变化(如第十八首)。在这里,诗人一反读者的期待,大写特写黑肤女郎那令人有些丧气的仪容,把读者一直抛到迷惑不解的深谷之底。到了最后两行,却出人意料地呼唤出全诗的高潮,使读者在这突变中领悟到诗的主旨。

(许力生)


名诗《十四行诗第一百三十首》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十四行诗第一百三十首》

《十四行诗第一百三十首》

莎士比亚

我的爱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

红珊瑚远远胜过她嘴唇的红色,

如果发是丝,铁丝就生在她头上;

如果雪算白,她胸膛就一味暗褐。

我见过玫瑰如缎,红里透白,

但她的双颊,赛不过这种玫瑰;

有时候,我的爱人吐出气息来,

也不如几种熏香更教人沉醉。

我挺爱听她说话,但我很清楚,

乐器会奏出更加悦耳的和音;

我注视我的爱人在地上举步——

同时我承认没见到女神在行进;

可是天哪,我认为我爱人比那些

被瞎比一通的美人儿更加超绝。

(屠岸 译)

【赏析】 喜欢读英国诗歌的人都会记得: 彭斯的爱人是 “一朵红红的玫瑰”; 拜伦的爱人是诗人的 “生命”; 雪莱的爱人胜过 “陆地和海洋的女仙”; 华兹华斯的爱人是一个“快乐的精灵”。在他们笔下,爱人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可以激发出对于星星、黄昏、露珠、花蕊的联想。应该承认:这些美丽的比喻确实为我们一个个地勾勒出了妩媚动人、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有些诗句甚至已经成为赞颂爱情的千古绝唱。

然而莎士比亚所描写的爱人,却留给我们另一番印象:她的眼睛不如太阳亮;嘴唇不如珊瑚红; 胸膛没有雪那样白; 面颊没有花那样美; 气息不像熏香般醉人;声音不像乐器般动听;就连爱人们常常要赞美的少女的柔发,也竟然像铁丝一样坚硬。莎士比亚不仅把这样一位姑娘视作爱人,而且还为她写下了30多首十四行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诗,似乎是表达爱情的一种天然媒介。古今中外的风流才子,多以他们的生花妙笔记述那说不尽的缱绻柔情。据说彼特拉克的情诗问世后,吸引了众多游客去专程拜访那位本不存在的诗中少女,意欲睹其风采。诗人对美人的传移模写,至此可谓登峰造极,因而莎士比亚显然在有意识地另辟蹊径,以图用新的角度和新的意象,达到一种爱情赞美诗的新层次。正如人们常说的:第一个用鲜花比喻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才了。一首诗的成功,往往不仅在于其音乐性和抒情性的完美,还在于其比喻和想象的新颖;莎士比亚这首十四行诗的最大特点,正是充分调动了读者对“爱人”这一概念的联想,用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新思维,塑造出更加淳朴真挚的欢爱之情。而最后两行的迎头逆转,则一语道破真意,使前面的层层铺垫融入完整的预期设想。在莎士比亚看来,更具魅力的似乎是一种成熟无华的爱情,因此,《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一再讥讽那些千篇一律的情诗和矫柔造作的浪漫爱情。进而言之,作者在情感和诗风方面的独特追求,同时也反映着他所代表的新的观念。这种观念、诗风和情感,又都在后世西方的文化精神及其产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比如华兹华斯在19世纪初所倡导的“朴素的田园生活”,以及他反复描述的那位“无人爱、也没人赞扬”的村姑露茜,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见出莎士比亚的影响。华兹华斯的短诗《致——》更像是对莎士比亚这首十四行诗的直接发扬和深化:“天使的歌手都爱去歌唱,那明亮无瑕的太阳;但我却由衷地感到欢欣,你并非完美的灵像。……真正的美深居在幽处,只有爱人能品尝;直到那心儿在共鸣中震颤,才见她娇羞的面庞。”

我们赞赏莎士比亚的这首十四行诗,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其它风格的爱情诗的排斥。任何一个时代、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意趣,也必然要寻找与之相应的新的情感、意象和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本质上继承和学习莎士比亚以及其它伟大的诗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