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六国疆域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六国疆域志 地理考据学著作。十六卷。清洪亮吉撰。成书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督学贵州。1798年(嘉庆三年),因上书指斥时政,谪戍伊犁,不久赦还。洪亮吉通经史,诗有奇气,人目为昌黎复生,尤精舆地之学,除《十六国疆域志》外,又撰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补三国疆域志》、《东晋疆域志》,主纂府县志多部,有《洪北江全集》。 《十六国疆域志》是《东晋疆域志》的姊妹篇。“十六国”指晋太安元年(304年)到晋恭帝元熙元年(419年)间,在中国北方出现的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蜀、前凉、西凉、北凉、后凉、南凉、后燕、南燕、北燕、西秦、夏国等十六个由各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这些政权存在时间长者数十年,短者十数年,相互间攻和不定,叛服无常,各国疆域也时盈时缩,建置名实不符。加之当时史志资料传世绝少,传者又不详赅,记载多彼此不合,因此,成为历代研究舆地之学的难点。洪亮吉录取正史传志、《水经注》、《华阳国志》和唐宋诸类书中保存的舆地图经、杂史载记等共三十余种,凡明清人所辑资料,不足据凭的一概不取。全书以国为经、以州郡县为纬,一卷一国,一国之内首列所设各州,次到州属各郡(郡国),再次列郡(郡国)属各县。郡县之内有城池、宫室、山川、寺观、墓冢、古迹可考者,列于所属郡县之下,并引文详明出处,在各州、郡、县之下,博引群书,注明历代沿革、建制原委、年代、统摄区域、长官名号及出处,详加考证,有记载不合的,可考定的辨明正误;不能考定的,列诸说以存疑,务求有所凭信。全书共考订了十六国的一百四十三州、六百四十二郡、三千一百三十五县、三十四护军和三十九个城镇的情况,展现出这一时期我国北方疆域的完整面貌,补辑了正史的缺遗。此书是现存最早系统考订十六国疆域沿革和地理建置的著作,与《东晋疆域志》相辅相成,体例与辑录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十六国疆域志》版本较多,最早由洪亮吉于嘉庆三年(1798年)春刊于京师,收入《北江全集》,又收入光绪四年(1878年)洪用勤编刊的《洪北江全集》。此后,《广雅书局丛书》、《史学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和《二十五史补编》中也都收列此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的《国学基本丛书》本对该书作了断句,颇便阅读。 十六国疆域志区域志。清洪亮吉(1746—1809)撰。十六卷。亮吉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已著录。十六国割据政权,先后错出,所置州郡,时废时分,殊难划一。亮吉芟纷剪乱,采诸史志,旁征博引,依史志体例,叙各国疆域统辖范围,一国一卷,以州条贯,列所属郡国及其领县。详载建置沿革,并附记山川邑里、台殿宫阁、园林冢墓等内容。其如前赵平阳刘渊城,后赵魏郡之邺城,前燕、后燕、北燕昌黎郡之龙城,前后秦之京兆长安城,后蜀之成都,前、北、后、南凉武威郡之姑臧,西凉之敦煌,夏之统万城等,详尽赅备。是书与《东晋疆域志》相辅而行,补《晋书》乃至辑本《十六国春秋》之所缺。成书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约二十五万字。收入《洪北江全集》、《广雅丛书局丛书》、 《史学丛书》。以《丛书集成初编》本、《二十五史补编》本通行。 十六国疆域志 十六国疆域志(清)洪亮吉撰。16卷。记五胡十六国,每国1卷,以州为纲,分叙所领各州县沿革,附记山川宫阁。有《国学基本丛书》本通行。 ☚ 肇域志 帝京景物略 ☛ 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清洪亮吉 (1746—1809)撰,洪亮吉,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清代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贵州学政,购经史置各书院,黔士自是治经。嘉庆初,命在上书房行走。以直言批评朝政,被遣戍伊犁,百日赦归,自号更生居士。精通地理、音韵、训诂,曾提出人口增加与粮食产量相矛盾的问题。亦工诗,尤精骈文。著有《春秋左传诂》、《卷施阁集》、《更生斋集》、《北江诗话》等。《十六国疆域志》主要考证东晋十六国的疆域四至。十六国疆域,往往名号彼此分建,方隅则叛服不常,而此书引据精详,对山川地势、分明界限记述得条理井然,不相混乱,为读晋史者不可缺少的书籍。此书有 《卷龙阁集》本。 十六国疆域志书名。清洪亮吉(1746—1809)撰。16卷。书成于乾隆五十年(1785),刊于嘉庆二年(1797)。有《国学基本丛书》本,并收入《洪北江全集》。本书记载了东晋时期北方十六国的疆域,国各一卷,以州为纲,分叙所领各州县沿革,附记山川宫阁。从卷一至卷十六,分别为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蜀、前凉、后凉、北凉、西凉、南凉、后燕(附西燕)、南燕、北燕、西秦、夏国。约13万字。是了解、研究匈奴、羯、鲜卑、氐、羌、卢水胡、賨人等所建政权疆域、建置的重要资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