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信事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信事件

轰动台湾的金融舞弊案。“十信”,“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的简称。除总社外,还有17家分社,拥有10万社员。是台湾最大的信用合作社。该社于1946年成立。1957年蔡万春出任理事会主席后,逐渐将其变为台湾最大的财团国泰集团的企业。1982年9月,由蔡万春之子蔡辰洲主持该社。利用诈骗、侵占、伪造文件、开空头支票、贿赂官员等非法手段,将资金套出并注入自己经营的国泰塑料关系企业(简称“国塑”),还以办理“职工存款”等手法,囊括“国塑”数千名职工的存款40亿元新台币。因“十信”长期违法放款,台湾国民党当局财政部于1985年2月9日勒令停业3天,进行调查,发现其存款仅有140亿元,而放款却达154亿元,严重违反法律。舞弊案暴露后,“十信”即出现“挤提风潮”。“国塑”集团也因出现严重退票现象,陷于破产。数千名存款者组成自救会到“行政院”、“总统府”等四处陈情请愿。国泰信托投资公司(简称“国信”,蔡辰洲之兄蔡辰男掌管)也在几天之内被挤提150亿元,致使企业濒临倒闭。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国民党当局先后接管了“十信”和“国信”,拘捕蔡辰洲等人并判处徒刑。与该案有牵连的“经济部长”徐立德、“财政部长”陆润康等被免职,另外还有15名行政官员受记过处分。该案主犯蔡辰洲已于1987年5月14日病死。

十信事件

十信事件

台湾历史上重大的社会事件和最大的银行舞弊案。“十信”乃台湾省台北第十信用社的简称,系台湾最大工业财团之一。董事长蔡辰洲是台湾“立法委员”。80年代初,“十信” 采用诈骗、侵占、空头支票、伪造文件、贿赂官员、借人头冒领货款等违法手段,进行营私舞弊,把大部分资金流入个人经营的国泰塑料关系企业,致使“十信”资金周转不灵,发生挤兑风潮,造成10万人遭受损失,国泰关系企业也陷于破产。事发后,台湾当局“财政部”于1985年2月9日下令“十信”停业,并由台湾地检处与调查局组成专案小组进行调查,发现“十信”存款只140亿元,而放款却达150亿元,存放款比率达1:1.02,严重违法。当局遂逮捕了蔡辰洲、陈泽生、江启宠、林宗源、陈晴澄等案犯19人。“经济部”部长徐立德因事有牵连,也被迫辞职。5月3日,当局指示交通银行、“中央信托局” 农业银行组成专案小组,全面接管 “十信” 业务。

☚ 十年经济建设计划   二十一世纪基金会 ☛
000001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