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五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五贯

十五贯

八场昆曲。浙江《十五贯》整理小组根据朱素臣《双熊梦》改编。发表于《剧本》1956年第6期。市民尤葫芦借得十五贯钱回家,与养女苏戌娟戏言已以十五贯将她卖掉。苏戌娟信以为真,连夜出逃。赌徒娄阿鼠深夜经过尤家,见财起心,杀死尤葫芦后拿走十五贯。苏戌娟在途中与商人熊友兰相遇,被差役捉拿。知县过于执见熊携带十五贯,便断定二人通奸杀尤,判成死罪。后经苏州知府况钟实地调查,稽拿凶犯娄阿鼠归案。剧本赞扬况钟主持正义、不畏权势的可贵精神和注重调查研究的思想作风;批判过于执主观武断、草菅人命的官僚主义。该剧为传统戏曲“推陈出新”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 初出茅庐   红楼梦 ☛
十五贯

十五贯

又名《双熊梦》。二十六出,朱㿥(素臣)作。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影印旧抄本。二卷,二十六出。叙熊友蕙与冯锦郎童养媳侯玉姑为一墙之隔的近邻。一夜侯保存之金环和十五贯钱被老鼠拖走。熊放有鼠药的炊饼被冯锦郎误食至死。县令过于执主观专断,认为熊、侯二人是奸夫淫妇,问成死罪。又有无锡游葫芦从其姐处得十五贯钱,戏谓其非亲生女苏戍娟,此钱为卖苏所得。苏误信戏言,夜间出逃。适赌棍娄阿鼠于此时窃钱杀游。翌日清晨,苏于途中偶遇带十五贯钱之熊友兰(友蕙兄),二人同行,被误认为通奸杀游,窃钱而逃之罪犯,复由过于执定成死罪。熊氏兄弟与侯、苏两案经巡抚周忱审理,报刑部批准,交苏州府监斩。苏州太守况钟,奉令监斩四人,疑为冤案,以官印为质,坚持请求复查此案。经况至侯玉姑、熊友蕙家踏勘,又扮作相士为娄阿鼠测字,查明两案原委和真凶。剧中熊友蕙与侯玉姑事,来源于《太平御览》所引谢承《后汉书·李敬传》(已佚)等;熊友兰与苏戍娟事,来源于宋人话本《错斩崔宁》以及《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等。两事皆因十五贯起,故剧名《十五贯》。又剧中写况钟梦双熊诉冤,故又名《双熊梦》。剧本问世后,流传甚广,《判斩》、《见都》、《访鼠》、《测字》等出,尤盛演不衰。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改编的昆剧《十五贯》演出后,获得巨大成功。

☚ 钧天乐   秦楼月 ☛

十五贯

 

·俞樾·


 南宋临安有刘贵者,字君荐。妻王氏,妾陈氏。一日携其妻往祝妻父寿。妻父王翁以其贫也,予钱十五贯,使营什一。留女而遣婿先归。途遇其友同饮而醉。及归,妾见所负钱,问其故。刘贵醉后戏之曰:“吾因家贫,不能共活,已赁汝于人矣。此赁钱也,明日当送汝去。”言已,就枕,即入睡乡。妾思告知之父母,乃之邻人朱三老家,告以故,且寄宿焉。黎明即行。而刘贵固熟睡未醒。有贼入其家,窃其钱。刘贵惊觉,起而追之。适地下有斧,贼即取斧斫刘杀之,尽负钱去。次日,邻人见其门久而不启,入视得状。朱三老乃言夜间其妾借宿事,因共追寻。妾行路未半,力疲少憩。有崔宁者,自城中卖丝亦得钱十五贯,与之同憩。追者至,并要之归,闻于官。谓妾与崔有奸,杀其夫,窃赀偕亡也。竟尸于市。后其妻以夫死家贫,其父王翁使人迎之。归途遇大雨,避入林中,为盗所得,据为妻。偶言及数年前曾为贼,入人家杀其主人,得钱十五贯。妻乃知杀其夫者即此盗也。乘闲,出告于临安府。事乃白。杀盗。没其家赀,以半给其妻。妻遂入尼庵以终。
 

〔选自《春在堂随笔》〕

●●
 《十五贯》情节极为奇巧。刘贵拿着岳父所赠的十五贯钱往回走时恰遇朋友,于是“同饮而醉”。这是一巧。归至家中,因醉而与妾戏言:“吾因家贫,不能共活,已赁(典卖)汝于人矣。此赁钱也,明日当送汝去。”一番话吓走了其妾陈氏。而偏偏就在陈氏已走,刘贵尚在熟睡之际,“有贼入其家,窃其钱。”这是二巧。“刘贵惊觉,起而追之。”刚好“地下有斧”,使得贼人得以“取斧斫刘贵杀之,尽负钱去。”这是三巧。“妾行路未半,力疲少憩。”正好“有崔宁者,自城中卖丝亦得钱十五贯,与之同憩”,以致被误为“妾与崔有奸,杀其夫,窃赀偕亡也。”这是四巧。后刘贵之妻“途遇大雨,避入林中,为盗所得,据为妻。”而此盗恰是当年杀刘贵之贼。这是五巧。
 所以俗谚曰:“无巧不成书”,又云:“人要直,戏要曲。”
 别看生活中未必有奇巧如此集中的事,作者依旧这般写小说;读者仍然爱看这样的小说。因为人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心,有要在审美对象上见出奇巧的心理特征。
 于是,在俞樾的《十五贯》之前,有宋代话本《错斩崔宁》(后收入明代冯梦龙编纂的《醒世恒言》中,改题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有清人朱素臣所作《十五贯传奇》(又名《双熊梦》)。而在俞樾的《十五贯》之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有了昆曲《十五贯》。前后历时七、八百年之久。可见这一题材的生命力是何等的旺盛。
 比较以上各作品,《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与俞樾的《十五贯》在情节结构上一般无二。只是前者为话本,即说书人的底本,为要牢牢地抓住听众,所以特别重视故事情节的铺陈描写。篇幅长达万言。而后者是笔记,不过是作者随手札录、不拘体例写下的东西,因此只用四百余字记下个故事梗概。虽然短小,仍不失奇巧的特征。至于《双熊梦》,虽然仍保留了十五贯钱(这里改铜钱为宝钞)的线索,但又敷演出了金环的线索,并改盗贼杀人越货为老鼠作祟(将宝钞衔回鼠洞;将金环衔上书架;并移动拌有鼠药的毒饼,致人死命)。与俞樾的《十五贯》比较,头绪更为纷杂,情节也更为离奇巧合。创作于当代的昆曲《十五贯》,在主题的开掘与情节的安排上,都与前述各作品有大的不同。如全剧的重心不在敷演故事,而是通过办案、审案塑造况钟、过于执、周忱等封建官吏的形象,提炼出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提倡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这一基本思想,作为全剧的主题。显然,在作品的思想意义、认识价值这一点上来讲,俞樾的《十五贯》与昆曲的《十五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十五贯

❶弹词。清马永清撰。十六卷十六回。永清号废闲主人,或鸳湖逸史。雅好南词,编有《麒麟豹》。是书成于同治六年(1867),约五万字。写熊氏兄弟冤案昭雪事。明淮安山阳县人熊有兰、有蕙,父母双亡,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有兰在外经商,弟在家读书。有鼠衔一金耳环至有蕙书架上,有蕙拿之至隔邻冯店易米,而被卷入毒人害命案中,下狱待斩。有兰在外闻弟事,急归,有船主陶氏等为其筹钱十五贯,有兰途中恰与一尤氏女子同行,而被认为系杀尤二、抢钱财之凶手,亦下狱。苏州太守况钟,窥破熊氏兄弟冤情,经其细勘明查,冤案得昭雪,真凶被惩。是书故事最早见于宋话本《错斩崔宁》,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三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此篇据话本《十五贯》及清初朱皠之传奇《十五贯》(一名《双熊梦》)改编而成。鼓词、宝卷、 木鱼歌、 地方戏等均演此故事,家喻户晓,影响颇大。 以故事情节之巧合获胜,语言通俗精练。有清同治六年(1867)莲溪书屋重刊本,同治十一年废闲堂刊本。
❷又名《双熊梦》。传奇剧本。清朱素臣撰。二卷二十六出。素臣,名㿥,字素臣,号荃庵。 江苏吴县人。明亡后绝意科举,致力戏剧创作。与朱佐朝齐名,时称“二朱”。并与李玉交好,为苏州派重要代表人物,清初一大剧曲家。共作传奇十九种,今存《秦楼月》、《未央天》等八种。是编取材宋人话本《错斩崔宁》(《醒世恒言》作《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及《后汉书》李敬鼠穴中得系珠珰珥事,借况钟以谳出两事之冤。成书年代不详。正文并注十万余字。演况钟梦双熊衔鼠诉冤,因此研审而平反熊氏兄弟两桩冤案。并通过二人无端受冤,有力地揭露了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成功塑造了昏庸无能、主观专断的过于执、周忱及正直廉明、认真查勘的况钟形象。结构以双线形式进行,情节丰富,曲折动人。且前后照应,重要关目反复强调,细针密线,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语言朴实,注意个性化及唱白相生的关系,取得较高艺术成就。一九五六年改编成昆曲,摒弃熊友蕙一案,获得巨大成功,被周总理誉为“改编古典剧本的成功典型”(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有旧抄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张燕瑾等校注本。今人路工、傅惜华编《十五贯戏曲资料汇编》、蒋星煜《况公祠和<十五贯>事件》(载随笔集《以戏代药》.一九八○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等文可供研究参考。

《十五贯》

昆曲。20世纪50年代,浙江省《十五贯》整理小组根据昆曲传统剧目《双熊梦》改编,陈静执笔。1956年浙江苏昆剧团上演。故事讲:明代,无锡赌徒娄阿鼠盗财时杀死事主尤葫芦。县令过于执错将凶手定为尤葫芦之女苏戍娟与书生熊友兰,上报定案。监斩时,苏州知府况钟发现有疑,请求重新调查。他认真察访,终获真凶娄阿鼠。该剧的出现拯救了当时濒于灭亡的昆曲,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

十五贯

113 十五贯

昆曲剧目,浙江省《十五贯》整理小组据清初朱㿥同名传奇改编,陈静执笔。写明代无锡无赖娄阿鼠因盗15贯钱,杀死肉店主人尤胡芦。知县过于执主观臆断熊友兰、苏戍娟为杀人凶手,经三审定案。苏州知府况钟监斩时发现冤情,连夜求见巡抚周忱,争得半月期限,亲至无锡查访,终于捕获真凶,昭雪了冤狱。改编本集中描写况钟为昭雪冤狱而不计宦途风险,为民请命;深入现场、勘查案件,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负责精神。通过对过于执沽名钓誉,主观断案与周忱怕负责任,草菅人命的描述,揭露了封建吏治的腐败与官场习俗的恶劣。该戏改编和演出的成功,使趋于衰落的昆曲得到新生。

☚ 双推磨   搜书院 ☛
十五贯

十五贯

一名《双熊梦》。传奇剧本。清初朱素臣作。有清初抄本与《大本戏曲丛刊》本流行。取材于宋人话本《错斩崔宁》。写熊友兰、熊友蕙兄弟都为了十五贯钱的误会而遭祸获罪,清官况钟疑为冤狱,亲自查访,为其昭雪。《见都》、《访鼠》、《测字》、《男监》等出演较多。后来对该剧进行了加工整理,删去熊友蕙的一条线,突出了况钟实事求是、为民请命的精神。

☚ 茂陵弦   罗衣轻 ☛
十五贯

《十五贯》

传奇剧作,又名《双熊梦》。清代朱素臣作。《十五贯》源于宋人话本《错斩崔宁》,写熊友兰与苏戌娟、熊友蕙与侯三姑皆因十五贯钱的误会而遭祸获罪,知府况钟在双熊衔鼠入梦示冤的启发下,亲自查访为他们平冤狱的故事。剧作围绕这两桩冤案,抨击了草菅人命的官府衙门,赞扬了为民请命的廉明官吏。《十五贯》成功地刻画了主观武断、固执己见的过于执,高高在上、不顾百姓死活的大官僚周忱和正直廉洁、体恤民情的清官况钟等三个不同类型的官吏。此外像偷窃成性、诡秘多疑的娄阿鼠、好吃懒做的酒徒游葫芦等也写得比较生动。这个剧本的缺点在于宣扬封建迷信和因果报应思想。《十五贯》影响深远,解放后仍在演出。

☚ 桃花扇   列子 ☛

十五贯

见“艺术”中的“十五贯”。

十五贯

《十五贯》

传奇剧本。又名 《双熊梦》。清朱素臣作。根据宋元话本 《错斩崔宁》 和 《醒世恒言》 中的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小说改编。写熊友兰、熊友蕙兄弟分别,因偶然的事故各遭遇冤案,都被判处死刑。苏州知府况钟宿庙梦见双熊乞哀,疑是冤狱,亲自查访,为之昭雪。熊氏兄弟皆以十五贯钞,无端罹罪,因以名。有清抄本、《古本戏曲丛刊》 本。剧本通过熊氏兄弟无辜被害,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草菅人命,并成功地塑造了昏庸无能、主观专断的过于执和正直廉明、认真查勘的况钟的形象。《男监》、《判斩》、《见都》、《访鼠》、《测字》 等出演出较多。1949年以后,昆剧进行整理改编,并演出成功,它使昆剧得到新的生命。

☚ 娇红记   长生殿 ☛
十五贯

《十五贯》

八场昆剧。浙江《十五贯》整理小组根据清代朱素臣传奇《双熊梦》改编。剧本以十五贯钱为“戏眼”,围绕一起杀人案的审理过程,描写了两种对立的理案作风和思想品质的冲突。屠户尤葫芦被杀,其养女苏戍娟和青年商人熊友兰含冤入狱。苏州知府况钟发现此案疑点后,甘冒丢官的危险,敢于犯上,夜见都督据理力争,获准重查此案。经过周密的调查私访,终于拿获了真凶。剧本高度赞扬了况钟主持正义,为民请命的精神品质,以及他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的思想作风;批判了过于执之流草菅人命的主观官僚主义作风。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成功塑造了况钟、过于执、娄阿鼠等不同思想、性格的艺术形象。语言简洁,雅俗共赏。结构精练紧凑、删繁就简,加强了戏剧冲突的真实性。《十五贯》的改编,是古典戏曲作品“推陈出新”的典范,“一个剧本救活了一个剧种”。1956年发表。

☚ 万水千山   茶馆 ☛

十五贯

《十五贯》

传奇剧本。又名《双熊梦》。清朱素臣作。根据宋元话本《错斩崔宁》和《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小说改编。写熊友兰、熊友蕙兄弟分别,因偶然的事故各遭遇冤案,都被判处死刑。苏州知府况钟宿庙梦见双熊乞哀,疑是冤狱,亲自查访,为之昭雪。熊氏兄弟皆以十五贯钞,无端罹罪,因以名。有清抄本、《古本戏曲丛刊》本。剧本通过熊氏兄弟无辜被害,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草菅人命,并成功地塑造了昏庸无能、主观专断的过于执和正直廉明、认真查勘的况钟的形象。《男监》、《判斩》、《见都》、《访鼠》、《测字》等出演出较多。1949年以后,昆剧进行整理改编,并演出成功,它使昆剧得到新的生命。

☚ 娇红记   长生殿 ☛

《十五贯》shi wu guan

Fifteen Strings of Copper Coins→朱皬(Zhu H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5:01